去的“龙兴之地”。
沙俄见状也并没有发动袭击,因为如果日军成功占领东北,沙俄面对的就是不是孱弱的清军了,而是战意正盛的日军,这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好的消息。
双方在多地爆发了战争,但是日军无论是装备还是战斗力都要强于清军,很快一路杀到了燕京城外,整个黄海海面上全是日军战舰。
无奈,清军向俄国以及美国求援,两国分别以“装备短缺”和“距离太远”为由拒绝,这时,清军想到了南方的自治政府。
1895年2月,清廷派出以李鸿章为首的使团,来到庐州与江龙宇攀谈,在了解的事情的情况后,江龙宇决定出兵朝鲜。
随后,人民军方面组建了以第一,二,三,四步兵师为主体的远征军,远征军军长由李德彪担任,同时加强给该军两个炮兵团。
海面上,从俄国购买的战舰,也在同一时间抵达了申城港口,但是因为海军方面刚刚组建,人员磨合不足,且尚未得知战舰质量如何,就并没有派遣海军参加,并且由于保密需要,申城的军港部分也和民港隔离开来,整个军港用巨大的铁板围的水泄不通,附近所有的高层建筑也被临时封闭。
三月,远征军从徽州出发,全体乘坐卡车向北进发。
而此时,日军已经开始攻击燕京,他们集结了第一军,第三师团和第五师团共计三万人,发起了猛烈攻击。
三天后,远征军抵达,看着前方炮火猛烈的战场,李德彪并没有立刻参加战斗,而是率先部署了两个炮兵团,随后第一师从左翼,第二师从右翼向日军包抄过去,试图全歼这些部队。
但是李德彪最终还是轻敌了,在两年前和清军的战斗结束后,他们再也没有和其他军队打过仗,还以为所有军队的战斗力都和清军一样。
就在二师试图从燕京南部的东安县绕行时,被日军侧翼的防守部队发现而暴露,在经过了无线电沟通后,只得命令第二炮兵团开炮,双方在东安县郊区展开了激战。
第一师也没有好到哪去,他们试图从来怀县通过,全师部队已经通过了三分之二,被日军第三师团的炮火误伤,队伍中的新兵误以为已经发生交火,随后向日军方向开火,之后全师开火,双方也就焦灼于此。
眼看战局没有朝着自己想的方向发展,李德彪也就随机应变,命令三师接着一师的进攻路线向前挺进,以达到牵制的目的。
果不其然,日军发现第三师后,因为不放心自己的侧翼,又从第五使团抽调了两千多人,试图去阻挡他们,但是两千人的部队怎么可能挡住第三师一万两千人,最后他们为了不被围歼,只能全线后退,解了燕京之围。
与此同时,东北部的其他方向日军也开始收缩战线,因为他们的兵力已经严重不足,再也支撑不起发动新的大规模战役,但是远征军似乎并不打算放过这些在华的日军。
在李德彪的命令下,以一师为主力,猛攻奉天,奉天是东北地区的交通要道,如果被人民军占领了这里,恐怕还在东北土地上的十几万日军都得交代在这,为此日军方面也抽调了第六师团防御奉天,双方在此展开激战。
第61章 甲午战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