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这番样子,姜远摇了摇头,便走出了办公室,顺带着把门给带上了。
得!先让他睡吧,有啥话待会再说呗。
姜远也不再思考这个事情,而是朝着财务室得方向走了过去。
拿着昨天入库的批条,姜远又是领到了3万元的采购费用,同时还有他两个月未领取的工资,一共是60块。
哎,聊胜于无吧!
现在的姜远是真的看不上这点儿工资了,当倒儿爷来钱儿多快呀~
到库房转了一圈儿,也没什么活儿干,姜远直接跟后勤主任打了个招呼,骑着车往百货大楼方向走去。
早上打定了主意买块手表,说干就干,拖拖拉拉可不是姜远的风格。
到了百货大楼门口,姜远锁好车,走了进去。
来到卖手表的柜台,姜远自顾自的在那隔着柜子看着,售货员就在一旁嗑着瓜子,膀胱都没受理他半眼。
这才对嘛,这个时代的售货员毕竟是八大员之一,这个态度才是正常的,像娄小娥那样的真的是难得一见。
这个时代商场的墙上都有标语,尤其最为特色的一句话就是“禁止无故殴打顾客”,您想想这售货员的社会地位吧!
这八大员则是放映员,驾驶员,邮递员,护士,理发师,服务员,售货员还有厨师。
那时候,不管是城里的商店还是农村的供销社,都属于国营企业,带有垄断性质,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在商店或供销社上班的售货员,无论是工资还是福利,都比一般的工厂职工好出一大截,是妥妥的“金饭碗”。
不仅如此,售货员“近水楼台先得月”,还能够买到别人钻破脑袋都难以买到的紧俏商品,比如白糖、自行车、布匹等。
那时候家里能有个售货员亲戚,夸张点儿的说法就是祖坟冒了青烟了。
所以说嘛,这售货员的社会地位在这摆着呢,同时在当时也没有什么提成之类的说法,你买不买她们一个月都是那点儿工资。
那时候也是没有什么服务态度之类的种说法。
姜远看了一会儿,发现也没什么可挑的,都大差不差,于是对着正在嗑瓜子的售货员说道:“同志,给我拿一块儿上海牌的手表。”
姜远说话的同时,已经掏出了手表票和7张大团结。
上海牌手表在当时也是名气大得很,那些有头有脸的中高级干部,基本都是人手一块儿上海牌的手表。
在当时售价是68元,可谓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
尤其还是买手表这种不是生活必需品的东西,那别提多奢侈了。
售货员不耐烦的抬起头,本想怼姜远两句,可一看到姜远那帅的不像话的脸,顿时话在嘴边又憋了回去。
但是片刻就又恢复了,还是挂上了那副不耐烦的样子,拿着姜远递过来的钱票,就给他开收据了。
姜远不知为什么,好似是读懂了她的想法,偷偷笑的两下。
姜远以前见得多了,没错,这模样就是自卑了。
本身这姑娘长的就有点富态,而且还不是符合当时时代审美的富态,脸上也是带着零零星星的小雀斑。
这姑娘想的就是反正这么帅的也看不上我,还不如装出一副不在乎的样子,让他产生点儿不自信的感觉。
姜远对此,只想说一句*人,就是矫情!小爷我需要你在乎么!
姜远拿回了找零的两块钱,戴上了手表,也没多做纠缠,快步离开了百货大楼。
第15章 治病杨厂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