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想一想,为什么朝廷封一个平南大将军,为什么要偷偷摸摸的呢?”
“为何不敢光明正大的下文,告知朝野,布告天下呢?”
大家你瞧着我,我瞧着你,面面相觑,这一点的确有些诡异。
元朗继续说道,“哪怕是二皇子想先得到老爷的承诺,拿到老爷的亲笔折子,这才将这笔交易达成,才给老爷这个文书。”
“可是,那夏守忠老太监不肯代表朝廷当众宣布,还要连夜就回京城,他又存的是什么心思呢?”
倪二这时满脸疑惑,“是啊,来都来了,他又代表的是朝廷,代表的是太子,他慌什么呢?”
“当着所有官员的面宣布,也不是难事啊!”
元朗说道,“这还只是疑点之一,另外还有一个更大的疑点,更让我不解。”
倪二问道,“哪个更大的疑点啊?”
元朗说道,“还有一个疑点就是,如果夏守忠说太子已经掌控了京城,那么皇太后此时在哪里,大皇子此时在哪里?”
“大家都以为太后年迈不管事了,可是大家不要忘记了,我们这样太后是那种心慈手软的人吗?”
“当年八王夺嫡何等凶险的局面,却让太后从中杀出来,让当今皇上坐稳了宝座。”
孔有为摸了摸胡须,眼中似乎布满了崇拜和敬畏之心,“八王夺嫡,天下震惊。”
“皇太后领着幼子依身摄政王,最终将幼子扶上皇位。八王夺嫡一场空,太后一人扭乾坤。千古美谈啊!”
元朗说道,“还是孔大人好记性,虽然史书上只记载了摄政王力排众议,扶皇上上位。”
“可是摄政王意外身亡之后,八王灰飞烟灭,没有一个得到善终的。”
倪二这时插嘴说道,“我记得,我听人说过这件事情,“他们说摄政王是死在太后的床上的。”
“还说七窍流血而亡,惨不忍睹,却报了个病亡。”
“太后垂帘听政多年,后来皇上成年后,太后才不得不将权利退让出来。”
“也是到了这些年,太后年岁渐长,才安心休养,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当中。”
元朗想不到倪二这个京城的泼皮,还能记得这些过往之事,便赞许道,“倪二果然是个有心之人啊。”
“我让你记住每个将士的名字,你说头疼,这些事情你倒记得一清二楚。”
倪二嘿嘿一笑,“那是听说太后年轻时是个绝色美人,多少人为她疯狂,就连那摄政王也是只要美人不要江山,所以我记得这些。”
众人大笑。
元朗继续说道,“这样一个太后,一直力亲手扶养大皇子长大,她能眼睁睁地看着太子之位旁落他人之手?”
“她虽然颐养天年,可是她当年血洗皇族的手段,就被人遗忘了吗?”
孔有为说道,“是啊,我们以后谈皇后和二皇子,却遗忘了太后。”
“怪不得夏守忠不肯提及太后,恐怕京城此时还在动乱之中啊!”
“他们过来,是拉拢人,是来寻求帮助的。”
元朗说道,“所以老爷的抉择是对的,先稳住夏守忠,稳住二皇子一派,静等京城的消息。”
孔有为说道,“也只能如此了。”
“局势不明了,谁也得罪不起。”
元朗正色说道,“所以我的建议是,明里不公开宣扬,但是我们暗地里却可以造势,可以宣扬朝廷已经封老爷为大将军的消息。”
第230章 明里暗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