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34章 开端(感谢黄妮的花花)[2/2页]

狂飙:我们高家不养闲人 古韵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达康看着旧时代的建筑被一一推平,心里面盘算了一下。
      这块地方可以建设一个超过20万平米的大型工厂。最多可以直接容纳十几万员工同时作业。
      这是他在京州打下的第一块江山,等到项目落地,以后京州的发展史他李达康是翻不过去的一座大山。
      至于这些老百姓李达康也有了打算。
      市委规划在工业区的旁边建设三个大型的回迁小区,把边角土地充分利用。用来安置这些拆迁居民。
      这一次是他的样板工程,李达康想尽办法也要让这些老百姓可以赚钱。
      只要项目落地,十多万人的住房和消费可以让这些拆迁的居民躺在钱上数钱。
      这一切,李达康已经做好了全盘准备。
      这些年,他自学了经济,对于这些旧时代的瓶瓶罐罐李达康很是看不过。
      赃乱差,老破小。每一个老建筑都是现代化城市的一个污点,是京州发展的阻碍。
      至于发展旅游,游客喜欢老建筑?
      这有什么难的!
      市委会议上对此已经做出全盘规划。
      李达康专门划出了一个区域,用现代化工艺建造出了复刻传统的风情街区。
      在过去和现代,传统无新潮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契合点。
      更主要的是安全绝对达标,不会让游客出现安全问题。
      丁义珍站在了李达康的身后,意气风发的和商人们对这片土地未来的发展进行友好的沟通。
      孙连城摇上了车窗,在地图的一个角落轻轻的划了一个X。
      世界永远失去了一处遗产。
      是了,这里是除了山和大海不能建厂的地方。
      而李达康更是一个连山和大海都能建厂的人。
      李达康他的动作太快了!
      孙连城摇上了车窗,打算最后看这里一眼。
      如果不出意外,这里已经成了定局。在短期利益之下,没有人可以阻挡拆迁的继续。
      他们签了合同的。
      车辆缓缓启动,孙连城透过车窗看着车窗外的工地。
      他规划中的明清古居旅游区,没了。
      “这是那里?”
      李达康指着一处破旧的厂房问向秘书。
      这里距离李达康的拆迁工程并不远。孙连城知道是在市委会议上这里被划到了二期整改范围之内。
      “领导,这是大风厂。是原京州市副市长陈岩石同志的国改私定点改制单位。现在的厂长叫蔡成功。这几年这个厂子的效益一直不好。”
      孙连城无声的点了点头。
      市委决定的事他不能插手太多。这是集体同意的,他起不了高调。
      如今他上面无人,孙连城想了想,今天晚上去请教一下高老弟。
      他孙连城是不是到了去学习的时候了。
      眼下风波渐起,他也应该藏虚守拙。避一避李达康的锋芒了。
      不然的话,万一省里的领导有什么新的想法,他这个市长可不正是一个合适的替罪羊吗?
      但是孙连城也听见了一个消息,他的老领导也要履新了。
      如果消息属实,或许,他不用去学习也说不定。

第334章 开端(感谢黄妮的花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