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低声说道:“三弟,要不是我随父皇征战,和你们一起长大,我真怀疑这任天才是父皇之子。”
朱高燧问道:“那我们呢?”
“我们?我们捡来的。”
朱高煦语气有些酸溜溜的。
他,高阳王,竟然会吃一个儒林郎的醋,这可真是见了鬼了。
可朱棣对待任天,比对他们好多了,对他朱高煦,哪次不是没干好就直接开骂。
他们的位置,坐得都没任天离朱棣近。
任天也感觉不妙,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坐下。
随着任天坐下,朱棣又是道:“行了,开始吧。”
而后,歌舞助兴,饮酒作乐,而朱棣与臣子等人,也是开始闲聊。
随意之间,朱棣又是问起朱高炽。
“世子,科举情况,如何了?”
朱高炽连忙答道:“父皇,科举已经准备妥当,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南北士子,水平差异过大,儿臣去了解了一下今年参加科举的士子,有望科举中举的,大部分都是南方士子,儿臣担心,在放榜之后,可能会有,不太好的影响,此前的南北榜案再现。”
科举是大事,对民间而言也是如此,所以各士子的实力,都会有赌场去摸底,然后好开赔率。
朱棣听完后,直接问道:“你打算怎么做?”
“儿臣一开始想要设置双榜,将南北地区士子分开考,单独出题,单独设榜,如此一来南北士子也就不冲突了,但问题在于,科举即将举行,如此做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儿臣思量良久,这处置办法,是让,北方士子拿下榜首,若北方士子拿下会元位置,其余士子,也就无话可说了。”
朱棣道:“找一个北方士子让他拿下榜首,你能找谁?”
“这……”
朱高炽犯难了,这才是最难的点,本次科举民间赌坊开出的热门人选,全部都是南方的,准确来说全部都是江西的,北方士子嘛,排名最高的一个,排在二十名开外,这选谁,谁也不好使啊。
任天如同一个小透明,坐在旁边默默吃瓜,反正他是秉持着苟字原则,和自己无关的,绝不出头,毕竟枪打出头鸟,他在大明的目的,是来享受的。
至于这科举,和他有什么关系?
他又不是士子,他是朱棣的红人!
只要皇帝喜欢,科举不科举,有那么重要吗?
好在解缙及时解围:“陛下,世子无法找到能够稳操胜券拿下榜首的北方士子,所以这科举最终,还是只能看各位士子的发挥,我等也会做好试卷批改,保证公平,另外臣认为,今年是永乐第一次开科取士,招募的士子多,实际上洪武年间的南北榜案,未必会发生,当年招募的士子不过几十人,才激起士子民愤,今年少说几百人,南方士子的确强,但招募的人多,北方士子入选的几率也大。”
洪武年南北榜案,朱元璋的做法是将此前的榜单全部废除重考,主考官该杀的杀,流放的流放
第34章 臣反对这门婚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