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五十五章 微府[2/2页]

江山空予 钧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元兴二年十月初,微子启转入户部,代尚书之职,遂负责运河修建一事。
      元兴三年六月,运河一事未了之时,帝征“天工税”,加修临海渠。
      元兴三年七月,海州府大水,帝开国库,私库,拨银共计一百万两。然,经层层盘剥,终无果,百姓饥,故流民四窜,故易子而食。帝震怒,问责户部及百官。
      元兴三年八月末,微子启受命为钦差,亲至海州府三四月,彻查墨贪一案。而微子启果不负帝所望,手段如雷霆,所杀之人,达数百位。那几日内,刑场之上,血流成河,朝堂上下皆为之震慑,微子启之名,在南方几乎可止小儿夜啼,人道是——罗刹爷。
      元兴四年三月,帝再开恩科,微子启亦在主考官之列。之后的官场算是完成了第一次大换血,之前拥立容洵为帝并自恃其功者,及多次与容洵争执者少去十之七八。
      元兴四年五月,帝欲削蕃而未果。
      元兴四年十月,北莽鞑子扰边,大夏重文轻武,军中无人领兵,帝遂命北大营统领陆羽为帅北征。
      元兴四年十二月,帝提议征三倍赋税,修筑御敌城墙,预计全长可达千里。民间怨声载道,朝中沸腾,道是劳民伤财,以死谏之者不在少数。唯,时户部尚书微子启一人,伏地,山呼:
      “陛下圣明——”
      “此举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
      “你确定你不回去而跟着我?你要不然再好好想想,跟着我可不一定会怎样,说不好哪天还要杀头呢。”
      “没什么好想的,我就跟着您。我六岁时就跟着您了,我娘说,无论如何让我伺候好您。我听我娘的。”
      出了微府的门,站在繁华的大街上,樵青挠挠脑袋对微子启说:
      “我也不懂别的,左右只要公子不嫌弃我便是了。”
      元兴五年一月,帝征徭役赴北,微子启仍力排众议,站在帝王一边。微老尚书怒,与其断绝父子关系,将其逐出府去。
      ————
      “世不可避。”
      …………
      “……乱世里也有荣华富贵,盛世天下里也会冻骨饿殍,我顾得上么?我不过一个在普通不过的人,想一生过得随心所欲,想一件事都是自己愿意的,所以,留芳百代也好,遗臭万年也无妨,只要不负天不负地,不负己不负……”她就好。
      …………
      “……你给我滚!我只当从没有你这个儿子!滚!!!”
      …………
      微子启闭着眼,在脑海里一遍遍地过半个时辰前发生的一切,老实说现在的这一切他早有预料。他父亲一生刻板中正,信奉那句“为生民请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平日里再纵着他放肆胡闹也是在不祸害到无辜百姓为底线的,而近日种种……
      呵~
      真是,时也,命也。他也并不怨父亲,每个人总有每个人的底线和坚持。
      但这种事,就算是知道,等真的到这一天了,却不免还是有些难过。
      好在没有后悔,他一直想能帮到自己喜欢的那个人,可他们离得太远了,让他一直无从下手,如今他隐隐约约觉得机会来了,纵使他还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但他觉得总归还是要往上爬。他的权势越大,才越有可能靠近她,才越有可能帮到她。再者说,就算是没有帮到她,他也要在朝中可得圣宠,才能保住微家一府的人,毕竟向微老尚书这样昭武帝时期的老臣,又死心眼不愿意附和现在皇帝这样施政的人,死的已经不少了。能像微府这样荣耀的更是绝无仅有。
      所以,他不后悔。
      …………
      “走吧。”
      回忆收拢,微子启回头又望了一眼微府的方向,转身对在一旁侯着的樵青说。然后樵青应了“是”,于是他们一主一仆便逆着汹涌的人潮前行了。
      ——
      “以后那个微府大概要空了吧。”
      今日之后,微老尚书已经打算要回乡归隐了。
      而京城里将会出现一个新的微府。
      ————
      其实在后来有为微子启此人作传时,记到此段时多以春秋笔法,一笔带过,之后评价则多以溢美之词赞之。例如:隐忍多谋,惊才绝艳,诸如此类。至于野史话本之中更是在一波三折的传奇化剧情中将他夸得天上有地下无般的好,全然没有今日畏之如虎狼的样子,自然也没有微老尚书一直所担心的——名入佞臣录,遗臭万年。

五十五章 微府[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