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写在农历庚子鼠年来临之际[2/2页]

浮华转头空 秋风挽珠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张家原型,为贱内家族往事汇聚,事实经历,有佐证之事,不足五分,然则加入一些揣测和杜撰,实为衬托时运和时事,略有吹嘘,读者自当理解,夫家难处,不足为外人道也。
      夏家虽为辅翼,却实乃笔者自家本宗,似文中夏老三之人,应为笔者之高祖,如今南阳市宛城区茶庵乡黄庄夏家祖辈,辈分不可追溯,往事亦无从考证,八辈贫农倒是有实据。稍有夸张,实为刻意编造,增加故事性,还望高祖有灵,一笑而过。
      书至此时,洋洋洒洒三十余万字,却未曾到达全书构架之五分之一。
      然则,抗战及后续的书写,禁忌颇多,为当前讳,恐不为全盘托出,实为遗憾。
      惟愿本文可得伯乐赏识,大力推广,略有薄名可不畏强压,畅所欲言。
      如夏家后代至抗战时组民团独霸宛东一代,代征半边赋税之伟业;解放之时左右摇摆座山观虎斗以致遗祸连连,最终再次沦为贫农之戏剧;笔者爷爷,夏家第二代主角弃笔从戎投身黄埔,官至国军某军部机要秘书,后从成都携金条潜回河南却使全家沦为悲惨一代等跌宕曲折的故事,极有可能无法一一尽数。
      如张家后代开枝散叶从文从武,在日薄西山的赊旗镇后社旗县几起几伏,利用小民的智慧和大家族的底蕴躲过了解放后的重重浩劫,又如张家某在世长辈亲口自述的个人生涯,跌宕起伏,曲折离奇,起于行伍,隐入西花,于笔者看,实为上古之事的亲身经历者,然而,其身份已“不可”考,党史无名,机要抹去,甚是遗憾,知悉其身份者,存者寥寥,就像那披着新衣傲然于社旗县中的山陕会馆旧址一样,唯有历史可以铭记,隐藏在大众视野之下的,厚重的过往。
      书写,实为人类历史进程之大功者,读书,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助推力。
      愿各位读者庚子鼠年新春大吉,阖家平安,也希冀本文可以在新的一年一炮而红,不负苦心。
      此致!
      2020年1月24日,农历己亥猪年腊月三十日,除夕,合家欢!

写在农历庚子鼠年来临之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