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如今有麻醉花粉在,只要一点点就能让牛昏睡几十分钟,或者神志不清。得到无角牛的毛简直轻而易举。
      如今是严冬,按理说,他们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薅牛毛的,毕竟无角牛的脂肪虽然厚实,但御寒多少还有它们身上毛毛的功劳。
      好在肉它们也知道这个道理,下手还算有分寸,牛背部的硬质毛发不适合用来做纺织,留着背部的毛发给无角牛御寒。
      而牛下腹部的毛质偏软,用来跟草纤维混纺织布最好不过。
      此外,弟頔还将放置了一冬天没动的百足虫的皮拿了出来,在狼的帮助下,用这带了鳞甲的皮给狼做了两身护甲。
      人形穿的和兽形穿的无袖的背心,护臂,护膝等,剩下一点的边角料就做了几双皮手套和防水靴。
      忙碌的时候,时间总是跑的飞快。
      距离窑洞被封已经有七天了,终于要开窑了。
      这天一大早,兽人们早早起床,只训练了体能,就开始吃饭,然后迫不及待的聚集在窑炉旁边,等待开窑。
      当狼把窑洞扒开后,弟頔小心靠近感受了一下,窑内温度基本和外界持平了。
      入眼就是一块块黑乎乎的,已经成型的木炭。
      有一小部分烧碎了的,大部分成型的特别完好,两块相撞,还有清脆的,类似金属撞击的声音。
      看着这样成功又高质量的木炭,弟頔总算是舒了口气。
      如今没有煤炭,木炭就是顶级的燃料,没有木炭,后边想干啥都是不成的。
      见弟頔脸上带笑,大家都知道这算是制成了。
      不用弟頔吩咐,几个人便开始入窑取炭。
      一筐筐的木炭被装载,抬出土窑,放在旁边干燥又干净的草棚子下。
      为了不让木炭受潮,弟頔还让人将生石灰粉撒在盛放木炭的草筐底部,上面盖上一层干草,然后才开始装木炭,装满一筐后,面上还要再盖一层干草。
      烧制了满满一窑炉的木炭,将部落里空余的三十个大筐都占满了也才装一半。
      最后,大家只得将柴洞里的柴禾搬出,将剩下的一半木炭搬进柴洞才算清空了窑洞。
      因为后续烧陶还需要木炭,所以窑洞最底部的那层木炭被保留了下来。
      弟頔指挥肉和白尾将窑洞的几个通风口都打开,然后,将已经阴干的陶器挨个堆放在窑洞内,点燃木炭,放置在陶器周围。
      三个鼓风机对准窑洞开始吹风。
      拉鼓风机也是个力气活,分别由几个兽人轮流来做。
      弟頔则守在旁边,不时查看木炭的燃烧情况,以及及时给窑洞内添加新的木炭。
      经过七八个小时的烧制,弟頔让兽人们暂停鼓风,之后便是等待窑炉冷却,降温,降温的过程持续了一晚上。
      第二日一早,所有人起床后都没有心思训练,相比于制作木炭,他们更迫切的想要知道自己亲手捏制的陶器烧制的如何了。
      于是,弟頔起床后,就看到齐刷刷的十个人站在自己的山洞口等待。
      就连平时痴迷编织干草和纺布的花,都抱着还在半睡半醒的球球,满脸希冀的望着自己。
      弟頔哭笑不得,不过他也有点迫不及待,于是一众人等浩浩荡荡的奔向窑洞。
      狼知道弟頔喜爱干净,看着烧的满是碳灰的窑洞,狼本来想自己上手的,但被弟頔拒绝了。
      弟頔轻轻扒开表层的碳灰,从碳灰里扒拉出其中的陶器。
      开门红!第一个摸出来的是一个圆盘,很完整,没有裂痕,第二个是大肚罐,罐子是好的,可惜盖子碎了;之后就是,第三个、第四个…
      最终,四口大炒锅只有一个是完整的,剩下的两个带了裂痕,一个直接碎成几块;
      二十个盆,只有六个好的;二十个圆盘子,八个能用;三个矮胖圆柱形的锅,成功两个;
      最好的,莫过于二十个带盖子的肥肚大罐子,有十六个罐身是好的,十四个盖子完好;最后就是狼做的两个保温壶和两个保温杯,居然全部成功。
      第一次烧陶,能有这样的成功率,弟頔已经很满意了。
      可惜,他自己捏的两个丑丑的陶偶全部裂开了,一个都没保留下来。
      将所有器具全部摆放在干净的地面上后,弟頔开始对照陶器上刻的文字,总结规律。
      盘查之下弟頔才发现,他自己做的那几个盆,只有一个是成功的,其他全部碎裂。
      但凡用黄泥制作的陶器,都碎了,红泥的保留了十分之六,黑泥的保留了十分之七。
      看来,红泥和黑泥,除了颜色不一样,烧制的温度和成型度都差不多,就是看之后用的过程中会不会有什么质量上的不同了。
      除了弟頔,其他人哪里想到这么多,都欣喜的抱着刚出炉的陶器,爱不释手。
      做早饭的时候,肉直接就用上了自己的那口陶锅。
      还真别说,陶器做饭,比石锅做饭,简直快了不知道多少,最起码节省了三分之二的柴火。

第31章 制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