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次日,言臻乘坐马车,去了一趟京郊试验田。
      马车行到僻静处,停了一瞬间。
      等车夫再次驱动马儿,车厢里多了一个人,是戴着幂篱的容娘。
      “见过郡主。”
      “不必多礼。”言臻虚扶了容娘一把,低声问,“可是父亲有消息带来?”
      容娘点头:“将军得知皇帝病重,已做好万全准备,一半兵马留守边关,只要您一句话,他便会亲率三十万兵马回京,助您一臂之力。”
      “不急。”言臻道,“刘肃也带着他手底下的三十万兵马回来了,不日便可抵京。”
      容娘脸色微变:“这可如何是好?”
      刘肃手底下的三十万人,对上萧定方那三十万兵马,一旦在上京开战,岂不是要打得你死我活?
      先不说这么大规模的内斗有多伤元气,若是外藩闻讯赶来横插一脚,届时整个大晋都将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
      百姓才安居乐业了几年,容娘私心里并不想看见事情变成这样。
      言臻看透了她的想法:“没你想的那么糟糕,我不会让刘萧两家手底下的人打起来,你回去告诉父亲,让他不要轻举妄动,一切以我的密信为准,若是策划得当,也许我们可以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到了京郊一处农庄,容娘悄悄下车离开,言臻则继续前往试验田。
      在京郊忙了大半日,言臻直到天黑才折返回皇宫。
      她刚回到倚华殿,有宫人进来禀报,说永春宫的贵妃娘娘遣人来请她过去一叙。
      言臻换了身衣服,带上红玉,跟着永春宫的人走了。
      此时天已经黑透了,宫中点起灯笼。
      经过太液池边的长廊时,言臻敏锐地注意到一个细节——前方带路的宫人一踏上光线亮一些的长廊,就下意识低头。
      像是要把自己的脸藏起来。
      言臻对于未知的危险因素向来敏感,一察觉到不对劲,便放慢脚步,没话找话般跟那宫人“闲聊”。
      “你是新来的?我怎么没在永春宫见过你?”
      那宫人回答得很谨慎:“回郡主的话,贵妃娘娘心善,前些日子放了一批到年纪的宫人出宫嫁人,奴婢是新调遣到永春宫补空缺的。”
      “原来如此,难怪觉着你眼生。”言臻说着,又问,“这几日天寒,娘娘腿疾可有发作?”
      宫人微微一顿:“谢郡主挂心,娘娘一切安好。”
      她话音刚落,一把匕首抵住她的后脖颈。
      宫人脚步猛地停下,背脊僵直。
      言臻打量着她:“你不是永春宫的人,谁派你来的?要把我带去哪儿?”
      宫人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速度极快地转身,藏在掌心里的白色粉末朝言臻脸上扬来。
      言臻连忙侧身避开,刀刃在她胳膊上一划,对方闷哼一声,连退数步,借着这个间隙,纵身跳入太液池。
      等到言臻和红玉奔到太液池边,那人早已不见踪影。
      言臻看着刀刃上留下的血,眉头微皱。
      红玉问:“郡主,要追吗?”
      对方还没跑远,只要她们叫来巡夜的羽林军,搜查整个太液池,有可能把人抓住。
      言臻收起匕首:“不用追。”
第59章 谋凤台(28)[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