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3章 江左名士之首司马昱[1/2页]

东晋五胡风云录 千户陈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现在江南能打仗的还有谁?”司马昱一屁股坐了下来,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问询。
      “龙骧将军朱焘。”江?答道。
      “还有丹阳尹桓景。”王坦之补充道。
      “前右军将军王羲之闲赋在金庭。”
      “中护军顾淳。”
      “辅国将军郗?帧!
      “建威将军荀蕤。”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背诵着能带兵的人,把个司马昱搞的头更大了。
      他不耐烦地挥手打断了两人的话,心中暗骂,王羲之你们也能说出来。
      拍桌子道:“够了,你们说的这些人,要不就是身负要职,要不就是没统过兵的,守江重任,怎能托付?”
      江?和王坦之互相对视了一眼,从眼神中可以看出,二人同时想到了一个人——陈谦。
      但谁也不敢说,此次行动的发起,不就是针对的他嘛。
      “算了算了,明日朝堂,面见陛下再议吧。”司马昱不想再议论下去了,他想静静。
      二人赶忙起身,躬身退出了大堂。
      次日晨,太极殿。
      大家表情一脸凝重,灾难要降临到每一个人头上时,扯皮的人就没有了。
      冕旒下的司马聃看不出表情,他也不急着说话,故意晾晒了大家一阵子,使大殿上的气氛更加凝重起来。
      良久。
      他缓缓地道:“谢万此刻在何处?”
      廷尉孔严出列道:“此刻已下诏狱,等待问罪。”
      “会稽王,眼下鲜卑大军已饮马长江,沿江防线布置的如何了?”
      “臣这两天一直忙于布防,已命龙骧将军朱焘亲率五万水军防守于春谷县(今安徽芜湖市繁昌县)江边,伺机渡江反击。”司马昱躬身答道。
      “不怨天,不尤人,丧失国土,死伤军民,都是我们自己所作所为出了疏漏啊。”司马聃淡淡地叹道。
      司马昱一阵战栗,忙跪地叩首道:“微臣无能,忝居宰辅,却不能替主分忧,实是罪该万死啊!”
      众文武也一起跪地,惶恐不已。
      皇帝的自责,那就是在打他们这些大臣们,整日里作威作福,吃喝玩乐的人的脸。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前有殷浩引出羌贼祸乱,建康之耻,今又出谢万,召来鲜卑,饮马长江,你们就是如此替朕选拔人才的吗?”司马聃越说越怒,白皙的脸上涨红了。
      吏部尚书王彪之赶忙叩首道:“微臣知罪,罪该万死,请陛下责罚。”
      “你职司考核、选拔、任用官吏,这些年做的确实并无功绩,暂时由陆纳署理吏部尚书,你去军前协助朱焘共防长江防线吧。”司马聃语气不善地道。
      左民尚书陆纳出班列,叩首领旨。
      王彪之心中暗骂道,我名义上是吏部尚书不假,但我什么时候真正职司过选拔任用官员?不都是听司马昱的指示行事吗?这时候拉我出来做替罪羊了。
      诸大臣心中都是一沉,出自琅琊王氏的王彪之,是武陵王司马??的人,由武陵王掾属升至位高权重的吏部尚书,直接去了前线,看来陛下是真怒了。
      “会稽王,你是朕之股肱,大晋宗亲,还望你以后以大局为重,眼界放远一些。”司马聃看着跪在地上的司马昱,缓和了语气道。
      虽然缓和了语气,但此话向针一样刺痛了司马昱的内心,看来陛下是洞悉豫徐二州进兵北伐的动机了。
      陛下就差没说出来,司马家的天下,也是你的天下,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能任意妄为啊。
      “臣谨遵陛下教诲,定当抵御外诲,为君分忧,待退了鲜卑后,再来领罪!”司马昱叩首道。
      “都起来吧。”司马聃挥了一下手道。
      随着一阵阵????地声音,诸大臣纷纷站了起来。
      随即,一声前所未有过的厉声嘶吼,又另群臣“哗啦”一下跪了下来。
      “谢万!丢失江北千里国土,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祖宗基业被其糟践,着贬为庶民,永不录用!”
      看的出司马聃内心压力也是巨大,这是他登基十四年来的第一次失态。
      春谷县,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周瑜曾任春谷长,驻守在这里。
      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
      浑浊的长江波涛拍打着古老、黝黑的城墙,卷起的浪花夹杂着水汽,浸湿了司马昱的脸庞。
      他罕见的全身披挂整齐,一身金甲站在城头上,迎着呼啸的北风,注目看向对岸,影影绰绰能看见鲜卑大营。
      他们并未临江驻扎,而是驻扎在差不多十余里之外。
      很明显,慕容恪是要放晋军过来,上岸一战。
      司马昱暗道:胡人善骑射,应该是过不了长江天堑的。
      心下稍稍安定了一些。
      有军兵来报,中书侍郎柏杰押运粮草到了。
      司马昱点点头,转身向后面的箭楼走去。
      这是座有六七间厢房大小的两层箭楼,作为司马昱的临时指挥所。
      底层被收拾成大堂,显得幽暗阴沉,乍从大亮白日的外面进来,黑得向钻进地洞里。
      东西两侧设有座榻,一溜两行,前后四排文武端坐肃然,木雕泥塑般纹丝不动。
      这些日子陆续到来的勤王将领,广州刺史、平南将军邓岳,他的儿子邓遐在桓温军前效力,号称荆州第一勇将;
      桓温二弟,江州刺史、广武将军桓云;
      寻阳太守、折冲将军袁真;
      再加上龙骧将军朱焘、贬为军前参赞的替罪羊王彪之,还有也是刚刚进门的中书侍郎柏杰。
      剩下的就是这些将领们带来的手下六品以上将佐。
      大堂上满满

第143章 江左名士之首司马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