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8章 晋哀帝登基[2/2页]

东晋五胡风云录 千户陈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眼睛长的太像你们家人了,外人恐一看便知是……”
      “哦……”褚蒜子放下心来,想起自己还有个儿子在远方,脸上竟有了一抹红晕。
      这是不幸的她,多日来听到的一个好消息,心情略感宽慰。
      看遍宫廷内外,文武百官,宦官宫女,皇室宗亲,只有褚歆、陈谦、还有远方的一个小儿子是她的亲人。
      “无妨,本来朝臣们就对你我有所怀疑,左右也是抓不住什么把柄的,要是听着流言蜚语就惶惶不可终日,世上无人可活了。”褚蒜子幽幽地道。
      “唉,是啊,世人有谁不被说,又有谁不说人啊。”陈谦叹息道。
      “再过半载,你派人把欣之送还与我。”
      “臣遵旨。”
      “我只有一个亲人陪伴了。”
      陈谦初次看见这个大晋第一女人楚楚可怜,不由得心中豪情顿起,朗声道:“有我陈谦在一日,定不能让太后受任何委屈,不管这个位子谁来做!”
      说着,他抬手指向了旁边的龙榻。
      褚蒜子大感欣慰,有陈谦这句话,足矣。
      “显宗皇帝(司马衍)和成恭皇后(杜陵阳)早逝,丕儿、奕儿也都是我从小看大的,不会为难我的,你放心好了,倒是桓温不会轻易错过这个乱局,你可要小心。”褚蒜子柔声道。
      “嗯,我记下了,”陈谦点头道:“太后为何三年来不曾有只字片语给微臣?”
      “我是怕耽误你事情,治理两淮地区,够你忙的了,不必操心我。”
      “唉……太后,你不说,我更加分心啊…….”
      褚蒜子心下感动,双手紧紧握住了陈谦的手,放在脸庞上,轻声道:“以后我会让褚歆给你传话的。”
      “太后内事不决问柏杰,外事不决有微臣,别委屈了自己才好。”
      “嗯……”拿着陈谦的手,贴了片刻,褚蒜子又道:“新君登基后会有封赏下来,桓温会晋封为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你为太尉。”
      陈谦闻言,心中一惊,桓温的职位又拔高了许多。
      “为何?太后,我宁可不要这封赏,也不能令桓温权势熏天。”
      “桓温不臣之心已昭然若揭了,还需安抚之,让他难以取舍才好,桓冲、桓豁等桓家子弟,都已崭露头角,势力日渐庞大,我们需要的是时间,你的三州要守好,要壮大。”
      “哦,好,臣知晓了,定不会让太后失望。”
      “你个傻子,一口一个太后的,跟喊你娘似的……”褚蒜子娇嗔道。
      “咳咳,是,太后。”
      正倾诉着衷肠,褚歆的声音远远又来了,“太后,臣弟回来了。”
      两人赶忙分开,陈谦垂首躬身侍立一旁。
      “这个该死的田孜,给我灌了两大觞水,令臣弟小解了四次,如此悲痛时刻,没能在此陪伴太后,臣弟汗颜啊。”褚歆一边疾步一边喘息道。
      褚蒜子嘟囔道:“我这个傻弟弟啊,你可要看我面子,多担待他一二。”
      “是,太后,臣当他是我兄弟。”陈谦躬身答道:“那微臣就先告退了。”
      褚蒜子抬头,狠狠地看了陈谦许久,仿佛要把他钉在心里一般,才一字一顿地道:“嗯,你去吧。”
      三日后,五月二十八日,时年二十岁的司马丕在太极殿举行了登基大典。
      改次年的年号为隆和,大赦天下。
      立其弟司马奕为琅琊王(皇储)。
      立前司徒左长史王?髦???鹬莩な吠踉讨?茫??屎蟆
      追赠王?魑?鹱瞎饴淮蠓颍?贩饨?蚕睾睿?盖纂际衔?补?缇?
      加封桓温为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赐其羽葆鼓吹一部。
      位极人臣。
      加封陈谦为太尉,特进,使持节,都督豫、兖、徐、青、幽、司六州诸军事。
      加封兖州长史王蕴为光禄大夫、册封建昌县侯。
      加封桓豁为建威将军、都督沔中七郡诸军事,兼新野、义城二郡太守
      ……
      在一场没有硝烟,肉眼所看不见的激烈惨斗中,又完成了一次朝廷内部洗牌,蛋糕的分割。
      陈谦抬头看着坐在高处龙榻上,脸色白里泛青,削瘦羸弱,面无表情的晋哀帝,心中唏嘘不已,为何司马家的男人都如此不堪。
      自衣冠南渡以来,东晋成立之后,司马家的人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唯有晋明帝司马绍这一个雄心壮志、杀伐果断的君主。
      而这个司马绍却是唯一一个血统不像司马家的人。
      被世人称之为碧眼黄须儿,饱受诟病为私生子。
      桓温下朝后,带着刚刚赏赐下来的卤薄、仪仗队,热热闹闹地回到了征西大将军府。
      进了大堂后,见首席幕僚长,参军郗超正在陪着两个陌生人,青灰色道士装束的人说话。
      一人白发白须白眉,面容清瘦,眼睛一直眯缝着,颇有些仙风道骨;另一人圆脸,微黑,三缕黑髯飘洒胸前,器宇不凡。
      三人见桓温回来,一起站起来躬身施礼道:“见过大司马。”
      桓温边打量着二人边昂首上了主座榻坐下,看着郗超疑惑地道:“此二位是……”
      郗超面带微笑,指着鹤发童颜的清瘦道士介绍道:“这是天师道的杜炅杜子恭,另一位是他的大弟子孙泰。”
      桓温心中一惊,天师道,不就是五斗米道嘛,这可是自汉朝以来广受追捧的道教派别。
      创始人张陵据说是张良之后,开始时是带领门徒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要求信徒入教交纳五斗米为酬谢,后来就被人称作五斗米道。
      随着第三代天师张鲁归降曹操,迁入内地后,五斗米道由蜀中传播至中原,经永嘉之乱,五胡乱华后,扎根于江南。
      开始时在广大底层士子、百姓中拥有强大的基础,慢慢受到了上层豪门世族追捧,像琅琊王氏、孙氏,陈郡谢氏、殷氏,高平郗氏、会稽孔氏、丹阳许氏……都信服不已。
      尤其是现任的天师杜炅,都传说他不但医术高超,还前后知五百年。
      前段时间他给大书法家王羲之治好了久患未愈的痰疾,更加声名鹊起,如日中天。
      朝野人士都将他誉为郭璞第二的神人。

第208章 晋哀帝登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