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76章 喀秋莎和娜塔莎[2/2页]

复活之战斗民族政委 青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中国63式还用的炮架,需要额外安排汽车牵引。
      如此改造,岂不是一种倒退?
      其实不然,中国63式火箭炮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轻便灵巧。
      之所以特意搞出107毫米火箭弹,就是考虑到人力背负的情况。
      没错,中国生产的这一款火箭炮,是完全可以分解到步兵携带的,不光是步兵,吉普车也可以上,装甲车也可以带,甚至找只骡子,也可以扛着走。
      而且它不止携带便利,就连发射使用,也是人性化到极点。
      在紧急情况下,你甚至不需要火炮,只要将107毫米火箭弹依次摆开在地上,直接砸开后盖,用火点燃发射就行。
      至于瞄准,它的弹壳上就预画有一条跟飞行方向一致的白线,专门用来提供简易瞄准。
      这是个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对于敌军来说,没有任何地方是安全的,哪怕你在山区或者密林中作战,苏军步兵都可以马拉人抗的,将这种火箭弹弄上来,趁你不注意,就狠狠给你一家伙。
      在后世,正是因为它的强大实用性,63式火箭炮跟ak—47和rpg一起,并称为游击战的三大法宝。
      今天,周逸龙特意将它搞出来,就是跟喀秋莎进行互补搭配的,喀秋莎负责正面大规模交火,而63式则可以支援步兵,以及进行各式特种作战。
      即便是共产国际的同志们,拿到63式设计图后,也是大为惊叹,有一位工程师甚至当场赞叹道:
      “将一件简单的武器,设计复杂很容易;但像63式这样,将复杂的武器搞简单,却非常困难。”
      最后,周逸龙一本正经的提前为武器命名,他首先指着bm—13说道:
      “以后火箭炮需要严格对外保密,在外只能称呼绰号,bm—13就叫做喀秋莎吧!”
      喀秋莎?
      这名字不错!
      苏联专家们都很满意,又有人指着63式火箭炮的图纸问道:
      “那这件武器的绰号呢?”
      要不叫如花,感觉有点恶俗啊!
      周逸龙摸着下巴想了想,说道:
      “就叫娜塔莎吧!”
      从今晚开始,喀秋莎和娜塔莎两姐妹,算是彻底定型。
      图纸搞定,接下来,自然是优先满足一批内务部的订单。
      …………
      沃罗涅日州的事情告一段落,第二天上午,库兹涅佐夫来电,询问那名意大利特务阿莫尔要如何处理,莫斯科方面已经来电询问此事。
      周逸龙这才想起那个家伙,现在苏意之间尚在进行一些技术合作,莫斯科方面肯定不希望彻底撕破脸。
      周逸龙思考片刻,觉得阿莫尔身上也问不出什么机密,便当即回电,将其驱逐出境即可。
      周逸龙不知道的是,阿莫尔早已对其恨之入骨,即便回到意大利,也不忘时常咒骂他。
      并且,阿莫尔还发誓,一定要帮意大利设计出强大的战舰,等找个机会,定要在战场上,狠狠羞辱米哈依尔打造的海军一番。

第476章 喀秋莎和娜塔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