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0章 杨广的雄心壮志[2/2页]

谋隋 不死的小鱼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在统兵运筹方面,也委于杨素之下。
      但他全力凭借着自己学识,支撑朝政,殚精竭虑。
      近期为维持皇室威严,准备推行中央集权制方略。
      具体的做法就是,削王为公,去公为候,去州为郡,实行总管巡察制。
      这个一系列的措施,实则就是‘削藩,以限制豪门士族横行。
      眼下,正准备选地试推这个‘削藩制度时,却发生了北疆突厥南盟的大规模袭境事件。
      这正来的是时候。
      难道是巧合吗?
      “陛下息怒,这些折子微臣先前也粗略阅过,以微臣愚见,楚国公杨素等大臣上的奏折,还是有一定道理。”
      “虽然草甸一战,全军覆没,损兵折将,但边军后期的反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俘虏了南盟王的小王子,斩杀了南盟惕族少主及突厥五千余人,还击溃了虎师附离子,差点斩杀了阿史那咄吉,还是挽回了帝国武威。”
      “而定襄主将,虎贲牙将罗艺,虽有战败之责,但事出有因,实乃副将,南陈降将周罗?居心叵测,盲目出击所致。可将罗艺暂却留用,以观后效。”
      宇文述清楚。
      现在南陈余孽,北齐残部,突厥外邦,和朝内杨素等几方所代表的北周势力,明明白白地便摆在那里。
      皇帝杨广不是不明白,只是无奈而已。
      尾大不掉,是天子的大忌。
      任何帝王,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命运,依掌在别人手里。
      卧塌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坐上龙位的天子,不论是谁,都不得不要面对和思考这些问题。
      帝王术,就是平衡术,扶持一派压倒另一派,周而复始。
      杨广焉能不知?
      所以,他登基之后,竭力任用庶族和寒门竖子。
      这些无根无基,无党无派的寒门弟子。
      如果给他们一个出人头地,拜相封侯,留名青史,光宗耀祖的机会。
      他们焉能不殚精竭虑,为朝廷出力?
      而且,他们只能依附皇权,维护皇家权威。
      因为一旦远离了皇权的庇护,他们将死无葬身之地。
      杨广听了宇文述的禀奏,心里宽敞了许多,思索一下之后,沉声道:“依台阁之见,朕应如何下诏?”
      杨广对朝中大臣,一般泛称为爱卿,唯独对杨素和宇文述这两个左右相的一品大员,有特别的称谓。
      杨广称谓宇文述为台阁,原于他曾出任过文帝时期的御史大夫。
      对杨素尊称为‘令君,原自他出任过尚书令。
      这特别的尊称,彰显杨广,对两位重臣的重视和信任。
      这也是他的帝王术之一。
      之于是否表里如一,那只有杨广自己心里清楚。
      宇文述起身躬言道:
      “陛下,依微臣愚见,准楚国公,司徒杨素等人所奏,令幽州道总管李景,督涿郡大营所部,率大隋雄狮出蓟门关,攻击突厥蛮兵。”
      “令罗艺坚守云中城之外,配合李大将军驱赶蛮兵,收复我大隋帝国的疆土。”

第120章 杨广的雄心壮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