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是大名鼎鼎,日后谋隋的唐国公李渊。
还有一个人,慌乱中的萧峰,也许压根也没去注意。
那就是李二。
十一岁的李世民,就站在萧后身旁,圆睁双眼,正巴眨巴眨地盯着萧峰看。
他现在肯定不曾想到,这次匆匆初见的这个人,竟是自己这一身一世,共同谋隋的冤家对头。
萧峰不敢旁骛,忙上前一步,双手抱拳一揖到底,“晚生萧峰见过唐国公…”
“哎呀,后生可畏呀…免礼请起…”
李渊抱拳拱了拱,上前一步双手托住萧峰的手臂,非常的谦虚。
他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位才二十岁,就钦定为隋军标杆,大隋民族英雄的年轻将领,不住的点着头。
“好了,你的名字叫萧峰,可有表字了吗?”杨广发话了。
“回禀陛下,卑职表字由恩师罗艺所赐,叫定方…”
“定方?安定四方,好好…萧峰萧定方,朕都记住了,你可以退下去了。”
杨广很干脆,没有让萧峰继续作蜡难受。他摆了摆手下了逐客令。
他就是想走一走这种形式,做足表面文章,以彰显他大业皇帝,有多么的爱惜人才。
不论其出身贵贱,唯才是举。
“卑职遵旨,卑职告退…”
萧峰向杨广,皇后萧氏,李渊一一行礼。
之后,极度亢奋中的萧峰,竟像木偶似的,稀里糊涂跟着内侍出了宫门。
等萧峰离开安仁殿之后,大业皇帝看向李渊道:
“这儿郎不错,表哥看了怎么样?”
在私下场合,杨广亲切地称李渊为表哥。
因为杨广母亲独孤伽罗和李渊母亲独孤曼佗,俩人是嫡亲姐妹,情深意厚。
加上文帝杨坚,原本是喜欢李渊母亲独孤曼佗,后来不知咋的,竟阴差阳错的娶了独孤伽罗。
所以,他爱屋及乌。
李渊从小就获有特权,他能像王子一样,能自由出入皇宫内殿中。
十六岁,成为杨坚的贴身金牛卫,带御赐金刀,恭卫在姨丈身边。
无论杨坚批阅奏折,还是跟大臣们商议国事,唯有李渊是贴身恭卫。
足见杨坚夫妇对其的偏爱和信任。
李渊比杨广只大一岁多点,少时他进宫来,经常跟杨广一起玩耍,成为杨广的伴读和小伙伴。
在杨广的心目中,李渊属于行规道矩,胆小怕事,但为人宽厚,能力平庸,各方面并不算出众的亲人。
李渊七岁就世袭其父李?\的唐国公爵位,享受一品勋官待遇。
但在朝中的实际官职,目前也仅为卫尉寺少卿,四品官衔。
所以,杨广即位后,从没有把李渊这一脉,归入关陇豪门的大阀一类,来加以防范。
九年后,杨广在丹阳宫里,听闻李渊在太原起兵反他,当场气得吐血,昏厥了过去。
这可能正是李渊大智若愚,韬光养晦之处。
谋,诈术也。
今日,李渊奉大业皇帝杨广诏邀,带上他的两个嫡子,十一岁的李世民和六岁的李元吉,一起进宫,跟杨广一家聚一聚。
第166章 萧后,人间尤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