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令吕涣真意想不到的是,黄承中并没有与她争辩,而是扑通一声跪倒在了地上。
      “吕小娘子,黄某知道此举可能为东江镇招来大祸,可是……恩师将家人托付于我,黄某如何能够辜负!只是这大明虽大,锦衣卫却无孔不入,若将兆?与兆兰二人留在内地,迟早要被朝廷逼死啊!”
      “黄某恳求吕小娘子,收留下恩师的儿女吧!黄承中从此愿粉身碎骨以报吕小娘子之恩!”
      黄承中的姿态放的如此之低,是前所未有的。大明的武官品级再高,也极少能令文官跪拜,看到黄承中已经跪到了地上,吕涣真也明白,他也是被逼到穷途末路了。
      “你……你先起来。”吕涣真火气还没有完全消下去,但也不愿意看黄承中就这么跪在自己脚下,于是便将他拉了起来,二人坐在椅子上相顾无言。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吕涣真很厌恶明末的党争,这样的内部倾轧除了令亲者痛仇者快之外毫无用处。它既没有让吏治更加清明,也没有令国家更加富强。一番番党争下来,牺牲的往往是忠臣良将,活下来的却大多是小人伪君子。
      熊廷弼就是党争的牺牲品,作为东林党和阉党都不待见的人物,熊廷弼一贯主张调外省军队入辽作战,以取代腐败孱弱的辽军。然而他动了辽饷这块大蛋糕,就注定会成为众矢之的,被批倒批臭。
      如今东江镇收留了罪臣儿女,一旦被朝廷察觉,吕涣真也会被卷入到党争之中。肯定有人会借着此事大做文章,试图取得东江镇的控制权。东江镇处于后金、大明、朝鲜三方势力交汇处,天然适合商品走私,朝中难保没有人已经盯上了这块肥肉。
      可是黄承中之言也不无道理。历史上熊廷弼被杀后,儿子熊兆?被逼得自刎而死,女儿熊兆兰被气得吐血身亡。熊廷弼为大明操劳一生却落了个家破人亡的下场,令读史之人无比唏嘘。
      既然黄承中宁愿为了保护熊廷弼的后代而“粉身碎骨”,那么吕涣真便可利用收留熊廷弼儿女的机会,将黄承中纳入到自己的战友中来。只要熊氏兄妹还在东江镇,作为东江按察佥事的黄承中肯定就会与东江镇保持利益一致,私设盐场之事也就不用担心被告发了。
      退一万步说,就算不考虑任何利益问题,熊兆?和熊兆兰也是忠臣之后,不应当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
      “黄承中,我可以让熊经略的儿女留在东江镇。”吕涣真终于开口道,“可是,此事是绝密,只有你我知道,不可告诉其他任何一人

一百六十一 新身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