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根大针来下饵才最好,这样既保证宋非能吃到香饵还不被人钓走,如此自己的人情才能卖足。如今这沧州府手里有针而又愿意出借的也没几人,思来想去,也就宋非居住的韩府家主最合适了。恩,看来有必要再跑一趟了,不过这次是心甘情愿的。
      就在赵匡胤连夜赶往韩府的时候,州判府内院却在进行着一场夫妻夜话。杨州判日间在宴会上看到宋非大放光彩深受触动,对正在泡脚的大娘子感慨道:“你说这沧州府还真是人才辈出啊,今日宴会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后生可谓锋芒毕露,最难得还文武双全。若假以时日必成大器,看来我是真的老喽。”他那大娘子忙抬头好奇地追问道:“可打听清楚了是哪家的郎君?”像是知晓会有此一问,杨州判摇着头惋惜道:“具体身世不清楚,但甘入长芦高家为客卿想来也不是府内望族出身。”大娘子闻言有些失望,语气消沉道:“那实是可惜了,不然可以考虑一下。”没听到回应,侧头看去见当家主君已陷入沉思,没有出言只是耐心等待着。
      “这个人我好像在哪见过。想起来了,前几日送华儿回府和昨日接她去韩家的就是他。看样子就是一个下人啊,为何高家主待他如此客气?你是不知,就连冯相的女儿和汴京来的李将军都对他另眼相看。当今陛下无子嗣,那李衙内可是有望入主大内的,今日竟然当着众人公开拉拢他。不过棋差一招,错把他当做只会耍刀弄枪的武夫了,理所当然地被人家拒辞不受。”大娘子听了脸露不可思议之色,痛惜道:“这人也是个眼皮子浅的。被当作武夫咋了?只要能抱上小衙内这个大腿,将来飞黄腾达自是不消说的。”杨州判认同地点了点头,恨不能换作是他自己般痛心道:“还是年轻啊,等到了我这个时候就会晓得此次机遇有多难得。但凡有一点像他这样的运气,我也不用在这里蹉跎半生。”语中无奈大娘子感同身受,温言劝解道:“好在咱还有华儿,如今想来那时幸亏主君您英明独断。”州判面露得色,夸耀道:“岂不闻“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当时也只想着就当积德行善了,没成想会有今日之福报。实儿不成器,未来你我只能指望华儿了。记得千万不要把此事说漏了嘴,尤其是要再三叮嘱实儿,他是个肚里藏不住事儿的。”大娘子知道自家男人说的是实情,忙道:“实儿知道轻重。他还指望着华儿能嫁入豪门,将来妹夫能帮衬自己这个大舅哥呢。”州判舒了口气,饮了盏温茶才道:“可惜了辛大人家的嫡出小郎君和华儿年岁委实相差太多,不然也不用死盯着韩家三郎这棵独苗了。只要能与这几家豪强成为姻亲,咱家也就算在这沧州府扎下根了。再也不会像如今这般受人排挤,让实儿只得娶了个老家的商贾之女。都是实儿不争气,不然也不会只有华儿这一条路了。”懊恼之余,不由心道:“香饵准备了十几年,已然下水许久也该有鱼上钩了。”
      水里已现鱼影,钓手早已跃跃欲试,都相信自己将收获满满。

37下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