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一章铁羊钱[2/2页]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学,让他具备了中上之姿。
      如今在八部观政一年有余,算得上是成才了。“朝政熟悉了还不行,还得知晓怎么治理牧民才行。”
      皇帝思虑着,得让辽王去察哈尔锻炼。
      不行,察哈尔他已经露脸了,只能去绥远,担任个百户官合适。
      待个半载,就能去辽国就藩了。
      “将察哈尔总督的密匣呈上来。”
      皇帝开口道。
      “是。”
      很快,来自于察哈尔的密匣就被打开。
      如今的察哈尔总督,依旧还是孙长舟,已经近十载。
      从宣大总督至察哈尔总督,孙长舟一直在地方为官,可谓是劳苦功高。
      朱谊汐看着其书信,后背就直接躺下。
      察哈尔地区,如今虽然有察哈尔郡王、北海郡王二人分权,但总督直辖的土地,已经占据察哈尔三成。
      在加上汗部,合计能有察哈尔五成土地。
      人口上,赤峰、宽城、承德、滦平、平泉、大宁、黑城七县拥有近十万人。
      作为处罗可汗,皇帝拥有的汗部也在不断扩充,也有近两万帐,即十万人。
      这些牧民,则依赖于蒙官体系,即百户、千户、断事官。
      前两者掌控牧民的赋税、徭役、招兵、转场、土地人口等权力,而断事官则掌控司法权。
      由于距离因素,故而汗部官吏由总督代管,两者人口相加就是二十万,占据察哈尔的七成人口。
      而另外两个郡王并一众贵族,占据的不到十万,合计两万帐。
      随着时间的推移,向北迁移的汉民将会越来越多,其地纳入汉地,撤督为省之日,也是不远。
      与之相反,绥远地区靠近山西、宁夏,人口溢出不明显,朝廷管控的数府人口,不到绥远一半。
      虽然大量的蒙古贵族汉化,道没有汉民开垦耕地,汉化的速度将会迟缓很多。
      “耕地十万顷,赋税三十万。”
      朱谊汐滴咕着,心中美滋滋。
      虽然大权在握的滋味很爽,但并不
      是所有贵族都喜欢牛粪和风吹日晒。
      所以,朝廷施行代管贵族牧场的政策,即:赎买权力。
      许多贵族们待在城中享受生活,懒得回家管理牧场和土地。
      所以,朝廷就每年与一笔钱给他们,进行代管服务,天长日久下就篡夺了贵族的权力。
      基本上,以帐为计量,一帐牧民与钱两块,百帐就是两百块银圆,千帐就是两千块。
      可惜肯定的是,贵族们在一帐牧民身上,一年绝对不会收到两块银圆的。
      察哈尔一只羊两至三银毫,一帐牧民能收七至十只羊的赋税吗?
      (说下银毫,明末银贱铜贵,一块银圆只价值五百文,所以一银圆兑五银毫,后来禁止金银流通,一块银圆固定一千文,所以价值十银毫)
      (同时,银毫一钱重,四克左右,从含银七成,变为五成银,剩下五成为铁、铜、锡、铅)
      这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聪明的贵族们就将部落让朝廷经营,他们搬到城中,如汉人一般享受生活,年年钱财不断。
      蒙古贵族们两其称之为铁羊钱。
      顾名思义,不因灾害、时间、部落增减,如铁一般永久的钱财。
      对朝廷来说,花点钱就能获得土地和部落,让汉人开垦土地,进行征税赚差价,实在是赚到了。
      由此,两全其美,达到了共赢。
      耕地和汗部才会持续扩大,察哈尔也需要每年给予那些贵族们大量的钱财。
      保守估计,大小两百家贵族,年支出近十万块,余下的养官吏,再负担些许还能剩下七八万。
      “通商,通商——”
      “从亏损到收支平衡,用了五年,盈余了快八年了。”
      朱谊汐忍不住感慨:“见到回头钱了,而且还是七八万块,着实不错。”
      “上交,必须上交。”
      “不过,这样一来,得制定分成啊!”
      皇帝想着,就定为七三分,朝廷三,察哈尔七。
      虽然这点钱不够自己修个宫殿的,但意义重大。
      ……
      “下雪了——”
      辽东省,沉阳府。
      刚下衙回家,朱存渠抖了抖雨伞上的积雪,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好家伙,十月就下雪,这场雪来得突然,将整个县城染成了白色。
      街头巷尾的贩夫走卒,一个个也偃旗息鼓,回到了家中烧炕,整个县城宛若清街了一般,除了一串串脚印,根本就见不到人影。
      “爷——”
      仆役忙搀扶着回到房间,又送来的大氅披上,一个炭火炉也送了过来。
      这时,一个女子脸上带着笑意,缓缓而来。
      她的皮肤白皙细腻,散发着迷人的光泽,胸脯饱满,即使裹着一层棉衣,也能透出其中的水润。
      翘臀微微丰满,露出惊人的弧线。
      似乎刚烤火过来,脸上露出红润之色,水汪汪的眼睛,一腔心思都快溢出来了。
      雍容华贵的气质配上精致的面容,怎是一个美丽可以形容。
      细致的脖颈探过来,满脸的关切:“这棉鞋已经热好,你快换上。”
      “夫人。”朱存渠看着太子妃蹲下给自己换鞋,一时间颇为感动,忍不住摸了摸她的秀发。
      “官人!”感觉到头发被触碰,太子妃骄哼一句,然后站起身又递过来一杯热茶:“暖和了吗?”
      “有夫人在,怎能不暖?”
      朱存渠轻笑道。
      “也只在民间,才能感受到寻常夫妻的舒服。”太子妃叹道。
      旋即,她又摸了摸自己平坦的腹部:“哎,妾身何时能怀上?”
      朱存渠安慰道:“总能成功的。”
      这时候,几个妾室也过来问安,冲澹了忧愁。
      岂止是太子妃着急,朱存渠自己也心急如焚。
      秦王的儿子都会下地跑了,他连个子嗣都没有。
      这在政治上的失分可是十分严重的,即使他是太子。
      所以在辽东时,皇帝直接将妃嫔都送过来,就想让其诞下太孙龙种,可惜一直不能如愿。
      回到书房,作为通判,朱存渠开始写汇报:
      辽东的农作物,玉米虽然收获不错,但仅能温饱,既无茶叶,又无桑蚕,徒有铁利……
      .

第五十一章铁羊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