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98章 东宫[1/2页]

水浒之祝王朝 痴客而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
      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王朝更迭,皇位交替,如果要在这其中选出最倒霉最悲惨的皇帝来,北宋的最后一位皇帝——宋钦宗,就算是不能排第一位,也足以名列前三甲。
      宣和七年十二月,金兵南下时,花花皇帝赵佶畏惧女真兵锋,扔下大宋朝跑路了,赵恒被动的接受了皇位。
      在位不过年余,汴京城破,北宋灭亡,被女真人废为庶人,与徽宗等宗室以及北宋一些大臣被金兵俘掳北去,从此再未回过中原之地。
      绍兴二十六年六月,金国皇帝完颜亮命北宋末代帝王赵恒,与辽国末代天祚帝耶律延禧比赛马球。
      耶律延禧善骑术,企图纵马冲出重围逃命,结果被乱箭射死;赵桓身体孱弱,患有严重的风疾,又不善马术,很快从马上摔下,被马乱践而死。
      直到五年后,赵桓的死讯才传到南宋,赵九郎表面上痛不欲生,内心却暗自窃喜,终于可以心安了,七月,为其上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庙号钦宗。
      时光拨回一百多年前,宋太宗赵光义在逼死南唐后主李煜时,可曾想到自己的后代子孙中,也出现了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皇帝,又可曾想到自己的子孙又有这样的一天呢?
      ......
      汴梁城,东宫。
      新任的太子左庶子李纲快步穿过回廊,满天飞雪洒在宫中,雪花落在脸上,那冰凉的触感,便如此时李纲的心境一般。
      上半年时,京师大水,李纲因为疏要求朝廷注意内忧外患问题,被赵佶认为议论不合时宜,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
      李纲本以为自己的仕途之路已近夭折,却不想只是因为在临行前见了一面祝彪,夜间便叫赵佶叫到了宫中。
      那一夜,李纲看透了太多的东西,官家的猜忌、太子的懦弱、童贯的狂妄、蔡京的虚伪......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墙根。
      只那一夜过后,赵佶免去了李纲的过错,同时越级提拔为东宫太子左庶子,到如今已经是大半年时间。
      穿过风雨回廊,前方就是议事堂了,李纲在台阶下停下脚步,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风雪声就在身后交织,而现在李纲的关注点显然不在上面。
      此时议事堂内早有一人等候在此,其人年仅五十,身形似狈,面容如狐,正是赵桓东宫实际上的主事之人,太子詹事——耿南仲。:???
      怯于公战,勇于私斗,宋朝有不少士大夫,如果说他们治国和救国全然无方,而彼此勾心斗角,玩弄机谋权术,却又有足够的聪明才智,耿南仲就是一个典型。
      宋钦宗即位前,耿南仲曾任十四年的皇太子宫僚,赵桓即位后的第三天,就命耿南仲为签书枢密院事。
      耿南仲害怕金军,“奉椒房出奔“,一度逃离开封,仍深得宋钦宗的信任。
      耿南仲任执政后最重要的政绩,一是排除异己,二是“主和议“,破坏抗金;此两条劣迹不是在平时,而是在危难时期,就不能不在北宋覆亡中起着恶劣的作用。
      明末抗清民族英雄杨廷麟曾言:“南仲在内,李纲无功;潜善秉成,宗泽殒命!”
      却不想时空交错,李纲与耿南仲这两个数年后的死对头,此时竟同殿为臣了。
      耿南仲此时已经在议事堂中等待许久,见到李纲走进来,快步迎上,沉声道:“山东传来的消息,伯纪都知道了吧?”
      李纲微微颔首,沉声应道:“宿太尉已经带着朝廷的旨意已经到了东平府,不出意外的话,过几日祝彪便会带一营兵马,前来汴梁,具体的安排事宜都已经敲定。”
   

第498章 东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