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二看起来精神不错,但到底同样熬了九天,洗漱后用了点饭食,很快就睡去,这一觉就睡到了次日中午。
朱二自我控制力比较强,醒来哪怕仍旧感到困意,也不再继续往下睡。
他原本打算去探望鼠姑,可是没多大一会儿就听说朱老太爷竟提早回来,并直接来到他的院中。
与朱老太爷同行的还有一位老太医,和一名宦官。
这个阵仗,显然是皇帝等不及了?
朱二觉得老太医有点眼熟,多看了几眼。
那老太医站在朱老太爷背后,一双老眼竟对他眨了眨,显得很是顽皮。
朱二一愣,再仔细看过去,那老太医又是一副慈眉善目老成持重的模样。
朱二眼中多了点笑意,他猜出这位老太医的身份了。
朱老太爷上来就道:“你已经醒了,那就好。陛下关心你这小儿的身体,亲宣了一位太医来府上为你把平安脉,你且坐下让公孙太医看看。”
果然是公孙的祖父,公孙老太医。这位别看被变相关在宫中,但并没有就此和家里完全断开联系,老太医应该是从公孙口中知道朱二和他孙子感情不错,这才会做出刚才略显亲密的眨眼神情。
那宦官立于两人身侧,也不说话,只看着他们。
朱二心中有所思量,先对朱老太爷施礼,道:“孙儿不孝,让祖父大人担忧。”
随后又分别对公孙老太医和那名宦官行礼,口称:“在下朱致远,见过太医大人,这位内侍大人。”
朱老太爷听孙子对一名宦官口称在下,又尊称其为内侍大人,不由皱了皱眉,他虽说也知道宦官在内廷的重要,但像他们这种地位的人,真没多少必要去巴结宦官,尤其他们还是“持礼朱家”。
与朱老太爷的不满不同,那内侍见朱家二郎对他如此尊重,面上神情虽然没有改变,但也回礼道:“朱公子多礼了,咱家郑亨,司礼监随堂少监之一。”
这内侍一开口就让人感觉出像是个办实事的人,不亢不卑,进退有道。
朱二记下这个名字。
公孙老太医直到这时才开口:“朱公子,请安坐,让老夫为你看看脉象。”
“烦劳太医大人。”朱二把众人请到糊涂院客厅,先令丫鬟上茶上点心。
等客套过后,分宾主落座,朱老太爷当仁不让地坐在八仙桌首位。
少监郑亨坐在左侧下首。
公孙老太医论品级还没郑亨这个少监高,正式太医不过正八品,爬到太医令的位子不过才正五品。而司礼监大太监论品级能达到正四品,随堂少监则有七品。
为此,公孙老太医与朱二就面对面坐在了右侧下首。
朱老太爷有心提醒朱二,但内侍郑亨和公孙老太医都在一旁,他想提点都难。
谁也不知道朱老太爷心里有多郁闷。
孙子会试当天出事,朝廷内阁六相和当圣都知道了,他不知道。
孙子在出事的当口貌似展露了非常可怕的血脉能力,这事都快传遍京城了,他也不知道。
好吧,他现在是都知道了,但当圣上特地把他叫到乾清宫时,与他旁敲侧击半天,问他朱家是不是出了一名远古神血血脉觉醒者时,他冷汗都流了半斤!
自己知道自己家里有血脉觉醒者,以及自己当宝一样献给皇帝,和皇帝以为他有所隐瞒而特意询问,那完全是两码事!
朱老太爷只记得自己当时惊得站起,又噗通跪倒,愣是摆出了一副“天哪,地哪,晴天大霹雳哇,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的超震惊超无辜表情。
也许他那表情太逼真,皇帝似乎相信了,还反过来安慰他。
朱老太爷也赶紧为自家孙子描补,说之前从没见过他有类似的苗头,而那个孩子也是个好孩子,不可能隐瞒家里,十有八九是在生死关头受到莫大刺激一时激发云云。
为朱二描补,就是为自己解脱,朱老太爷这点还是很明确的。
当圣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轻声说了两个字:“可能。”
也许在皇帝想来,朱二如果早就觉醒血脉能力,他又何苦辛辛苦苦再去走科举之路,直接报上朝廷就能得到一个虚爵,如果能力对朝廷有大用,虚爵变成实爵也不是不可能,而授官也不成问题。
总而言之,如果你是血脉能力者,背后又有朱家撑腰,完全可以一步登天。
而且朱二还曾被血莲教位于双虎峰的妖人抓上山,如果他真的已经觉醒那么厉害的血脉能力,他还需要等俞炫明到处求救吗?
倒是朱二因为双虎峰一事得罪了血莲教妖人,被血莲教报复,血莲教妖人故意在朱二会试这天劫杀他,顺便给这场会试添堵,而朱二在生死关头激发了隐藏在血脉中的远古神血能力,于千钧一发之际自救……这样的发展才更合理。
当然也不排除朱二早就觉醒,但一直隐瞒此事,只是会试当天情况过于危急,他为了救命就顾不得再隐藏自己能力的可能。
因为都是推测,所以泰平帝最后只说了非常模棱两可的两字“可能”。
今天朱老太爷去上朝,下朝后,当圣再次把他叫到乾清宫,亲自问询他朱二情况如何。
朱老太爷背后滴汗,老实回答,说朱二回来后连家中长辈都没能拜见,洗漱后直接昏睡了过去。
泰平帝闻言很是关心,当即派了太医和一名宦官与他同行,美其名曰代为探视。
朱老太爷不知当圣为何会如此关注他这个孙子,而他非常了解泰平帝。心想如果朱二不是他亲孙子,恐怕皇帝早已经派人把他“请到宫中”,哪还能允许他还能顺顺当当地考完会试。
实际上,朱老太爷对于这点的判断有点自作多情。
如果泰平帝真的想抓人,才不会在乎你一个没兵权也没钱权更没有门生遍天下的礼部尚书。
他如此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自从静宁预言出天下即将大旱,甚至动摇国本后,他就明着暗着派人满天下搜寻血脉能力者。
只是那些血脉能力者很少露于人前,加上前朝末帝为了长生或者是也为了觉醒血脉能力,满天下大肆捕捉血脉能力者,吸食他们的鲜血骨髓脑浆,拿他们的血肉炼丹。
这一暴行不但加速了前朝灭亡的速度,也直接导致血脉能力者大量减少和避世。
大夏立国后,更是有意无意地把血脉觉醒者一事给隐藏起来,两百多年下来,世人大多已经不知此事,知道的也只当作传说。
其实有和前朝末帝一样想法的人不少,只不过大家都是偷偷地进行,没像那末帝那么大张旗鼓毫不掩饰。
就是泰平帝,当初为了静宁公主的身体,也暗中捕捉了两名能力低微、行事又不谨慎的血脉能力者,把他们的血肉榨干,熬成汤药和丹药给静宁服用,可惜并没有多大用处。
血脉能力者又不都是傻瓜,别说他们很多人不知道可以领虚爵的事,就算知道,就为了一个不能传给下代的虚爵,他们也不会冒着生命危险跑出来领受,还不如自己藏着本事偷乐呢。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泰平帝越想找到血脉能力者,就越是找不到几个。
他对朱二如此“宽容优待”,说白了不过是想竖立个榜样,借此告诉天下人:看,有血脉觉醒者出现了,可他什么事没有,不但没事,朕还会因为他的才学赐予他相应的身份,给予他应有的荣耀。
千金买马骨,不外如是。
可怜朱老太爷不知道泰平帝的真实想
第78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