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三十五章 屯粮不足以支应灾荒了![2/2页]

大秦: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载酒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但是秦风深知开垦和培育的重要性,加上自己又有了系统的加持,便在岐野岭的肥沃处开垦出了一处培育泥土,专门用来培育优良的燕麦品种。
      其余的成熟燕麦,则被秦风一概装点上车,拉往咸阳城的长街上售卖去了。
      ……
      章台宫。
      始皇帝嬴政正在御案前批阅着奏章。
      嬴政看着大秦各郡县上奏的谏言,心里一阵心满意足。
      这些郡县无不在上表称贺着始皇帝的仁义之心。
      面对那些历年来在骊山皇陵的工程中贪赃枉法的奸邪官吏,始皇帝嬴政居然没有大开杀戒,反而还赦免了不少罪臣的死罪,令其戴罪立功。
      而嬴政的此举并没有让那些罪臣姑息养奸,反而还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成效。
      所有人在感念皇帝的仁慈之时,也更为忌惮皇帝的调查之能。
      时隔多年的陈年往事,都能被皇帝查得清清楚楚,如此明察秋毫,试问有谁还敢顶风作案?
      一时间朝野简明,吏治肃清。
      大秦上下,一众大大小小的文武群臣们,心里对始皇帝的恩威清楚得很。
      以始皇帝的调查之法,要想查出谁是贪赃枉法的始作俑者,那简直是易如反掌,而不严加惩治则是赐予的改过自新之机……
      这让所有人都心怀忌惮,又感念陛下之恩!
      但是近日来,朝局上也开始流传出一众莫名的猜测。
      始皇帝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调查出陈年旧案,是因为背后有高人指点。
      虽然几乎没人能猜测出这位高人是何方神圣,但不少官员心中对这位高人已是感激涕零。
      因为身负罪责的官员们知道,一定是因为这位高人在皇帝面前的一番劝慰,才使得皇帝法外开恩,让他们有了一线生机!
      此时此刻,嬴政正满脸欣慰地批阅着奏章。
      忽而。
      嬴政手中提着的金笔停滞住了。
      面色深沉,嬴政朝着简牍仔细一望,心里已是一阵五味杂陈。
      “混账!
      “岂有此理!
      “王绾那老东西是干什么吃的?”
      嬴政将手中的简牍猛地朝御案上一砸,愤恨地怒骂道:“来人!传王绾来见朕!”
      嬴政之所以如此雷霆震怒,是因淮汉南部传来了噩耗。
      九江郡、会稽郡和长沙郡三地都发生了极其严重的连月旱灾。
      以至于三郡的郡治寿春县、吴县和临湘县已经到了河道干涸、农田绝收的地步。
      连治所都如此惨淡,其余各地更是饿殍遍野,民不聊生。
      民以食为天,三郡大旱,粮食绝收,不仅眼下会饿死成千上万的百姓,就连明年开春的粮种都没有了着落,那影响的可就是整个大秦!
      无论是在农耕社会还是在越来越发达的世界,粮食都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
      “粮荒了……必须先给灾民拨去救济粮……还有明年的粮种,这都是棘手的问题……”
      嬴政正喃喃自语着,殿外立时传来了中车府令赵高尖细的话语。
      “治粟内史王绾进殿觐见陛下!”
      王绾快步走来,跪倒在地,参拜道:“微臣王绾,拜见陛下!”
      嬴政心中焦急,将手中的简牍朝王绾一扔,便道:“王卿,看看吧!九江、会稽和长沙三郡灾荒,为何还不拨救济粮?
      “你是要把朕的子民都活活饿死吗?”嬴政忽而一声雄浑的虎吼。
      “微臣有罪,罪臣无能啊!”王绾被嬴政怒斥地心惊胆战,顿时跪拜在地接连叩首。
      “陛下,罪臣正要上书谏言此事,陛下!国库空虚,所屯之粮恐怕不足以支应三郡的灾荒啊!”
      嬴政闻声,脸上的表情骤然僵住了。
      “王卿,你说什么?屯粮不足以支应灾荒?”

第一百三十五章 屯粮不足以支应灾荒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