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317章 他是来文联蹭饭的人吗[1/2页]

重生1983年 爱喝葡萄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蔡凝阳,林东县文化界名人,中华美院毕业,画得一手好油画,一组《野性的山村》轰动国内画坛。
      画中男模特健实壮硕,裸露的肌肤看上去充满力量和朝气。
      全都是年轻男子完美的体躯。
      大自然的美景,
      狂暴的野兽。
      组成令人心灵震撼的特效。
      她不仅画画得好,还能写一些充满人生趣味的鸡汤文,在《生活》和《文艺与人生》杂志上刊登。
      “蔡姐好,蔡姐的人生感悟文,写得特别有水平,读之令人回味无穷。”
      蔡凝阳性格狂野,体态丰腴,有时会自嘘为艺术界的杨玉环。
      三十多岁的年纪,竟然还是未婚。
      男人换了一个又一个,有时哀叹今生都无法找到生命中的唐明皇。
      “哦,小弟弟,你竟然还读过我写的小散文。我那些豆腐块文章,其实都是仼性随意的牢骚,登不得大雅之堂的。”
      同时她也特别好奇,他年纪轻轻的竟然读过自己写的文章。
      真是奇怪。
      “小弟弟,其他的本事不懂怎样,但是哄女人的本事确实是特别高明。”
      若想取得一个人的好感,就尽量提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说对方喜欢听的话,特别是对方内心里引以为自豪的东西。
      潘大章知道她此时内心的想法。
      “蔡姐,真的不骗你,我平时喜欢看一些,比如《生活》、《文艺与生活》,甚至《故事会》、《今古传奇》这种有趣味,又有生活哲理的文章或小说。”
      见他把自己发过散文的两本杂志名称都说了出来,蔡凝阳信了。
      他肯定看过,不然他说不出这两本杂志的名称。
      旁边的胖子听了他说这话,心里也很受用。
      想不到在文代会上还有一位自己的粉丝。
      “小兄弟,谢谢你捧场,我就只会写这种小故事。水平不高,别见笑。”
      态度还是很谦虚的。
      还主动把一盘肉菜推到潘大章面前。
      “地区文联的招待餐就是比县文联的丰盛。”潘大章不客地夹菜享用。
      王志强有点看不惯他这种心安理得的派头。
      文联的招待餐是你一个普通人可以吃的么?
      柳梦秋这种做法,明显是过分了吧。
      曹向东也不管?
      找不出真正有能耐的人,就随意塞一个自己亲弟来滥竽充数。
      在俞督县装模作样还不管,来到冈州市了,也是肆无忌惮。
      “小柳兄弟,有你姐罩着,下次可以去省文联吃吃招待餐了。”
      他心想:“去省文联,你柳梦秋就肯定靠边站了。”
      他带来的胖子也不够格。
      柳梦秋也听出了他话里带着嘲讽的味道。
      这个夸夸其谈,自以为是的井底之蛙,今天不怼得你哑口无言,老娘今天这餐饭都吃不香。
      “去年兴金县有一个年青人在《钟山》杂志上发表了一组诗歌,算是轰动冈州文坛的一件大事。不知今年有多少人在省刊甚至国刊上发表过作品?”
      她边斯文地夹着菜,边提起这个话题。
      “我林东县还要努力,没有很出色的人呀。”蔡凝阳遗憾地说。
      王志强骄傲地说:“我宁昌县就小胖今年收获颇丰,在《故事会》上刊登过两篇,单稿费就拿了一百多,两篇总共有三百多,是吧,小胖?”
      小胖谦虚地点头:“写得不算好。”
      王志强兴奋地说:“我们宣传部还奖励了小胖一百块。”
      柳梦秋噗嗤笑出声:“你们宁昌县宣传部也太小气了吧,才奖励一百呀。我们县出台的奖励措施是奖励作者稿费相同数额的奖金。”
      王志强:“也要有人达到发表的水平,对不对?奖励再高,没人拿得到又有什么用?”
      你俞督县定得再高的水准又有什么用,那个老曹在报纸上发几篇通讯稿算了不起了。
      你柳梦秋恐怕写一篇广播稿都不行。
      只是当了甘老大的秘书,退居二线前想方设法把你安到一个闲职部门当副职。
      至于面前这个黑美人,一看也知道不是擅长舞文弄墨的人。
      柳梦秋冷笑一声:“我们县还真的有人得到过,而且是每月都有。连续拿了几个月了,每个月都有上千块奖励。”
      “柳梦秋同志,别拿梦中想象的东西,拿来炫耀,要确有其事才行。”
      还每个月上千稿费,你以为是名作家或者名诗人呀。
      柳梦秋问在场东林县和宇昌县的另外几个人。
      “你们有哪位是喜欢读诗的,而且订阅过《名诗刊》、《星月》、《绿源》这几本国内有名诗刊的?”
      坐在蔡凝阳旁边的一个男青年回答说:“这几本诗刊我都订阅了,每期我都看。”
      “十月份《名诗刊》是不是有一组《棋说新语》诗歌,获得黄大师的特别点评?”柳梦秋问道。
      记得组诗后面介绍诗人一行上,还留有诗人的通讯地址。
      假如你看过了,你不知道写诗人是俞督县人。
      “是有这样一组诗,黄大师给了很高的评价,说是开创了诗坛新风气。”
      “诗人叫什么名字?”
      “我看诗从来不看诗人名字和他的介绍,只是关注他写的诗本身。那本诗刊我这次开会还带了过来。”
      他从裤兜后面把卷成一团的诗刊拿了出来,当场翻开。
      “诗人名字叫潘大章,俞督中学生……”
      王志强震惊了:“俞督中学的学生,叫潘大章?”
      因为他看见旁边年轻人的胸牌上的名字就是潘大章三个字。
      “你就是潘大章?你是中学生?”
      蔡凝阳本来还在小口小口斯文的吃着美食,听说对面的年轻人在国刊《名诗刊》上发表过有影响的诗作。
      也激动地抢过诗刊。
      从头到尾看了一篇,包括黄大师的推荐文章。
      “小潘,你诗歌水平在冈州地区无人可比。”
      柳梦秋郑重地问大家介绍:“潘大章同学是一名高一的学生,今年才十七岁。九月份省青年报副刊上刊登一首诗,十月份在《名诗刊》上发表了这组诗,然后陆续在《星月》、《绿源》等几本诗刊上都发表了组诗,十一月份在《名诗刊》又发了一组诗。不仅仅诗歌方面有突出表现,小说在著名的打工杂志《江山文艺》上有一篇长篇小说在连载。在座的有谁看过《江山文艺》杂志的?”
      坐在王志强旁边一个短发女子说:“

317章 他是来文联蹭饭的人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