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十九节 血战辽东(二)[2/2页]

重回明朝当皇帝 慕容古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都统统是不中用的人,现在虽然有力量,终于是给人做嫁衣。努尔哈赤在汉地颇读过几本小说,比如之类的,就更加瞧不起现在的女真头领。只不过现在自己力量下,才看你们的脸色,终有一日会让你们感到我的力量的。
      “磕磕磕”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不用回头,听脚步就知道是自己的表兄阿台。同样家破人亡,寄人篱下的可怜人。
      “来喝一口。”阿台攀着努尔哈赤的肩膀,满嘴酒气地说道。他几次逃过明军的追杀,最后才狼狈地躲到了叶赫部。不过叶赫对他可不像对努尔哈赤那麽礼遇。就像养一只狗那样养着。
      努尔哈赤有些厌恶地拨开了阿台的手,说道:“随时都可能打仗,怎么喝这么多酒?等打赢了,再喝个痛快。”
      “赢不了,赢不了,明军有大炮,大炮,‘轰的一下就全完了,完完了,赫图阿拉就是这样完了的,哈,全完了,哈哈……”
      看着又是笑又是哭的阿台,努尔哈赤胸中火起,他一把抓住阿台的狼皮衣领,喝问道:“你的父亲是谁杀的!你的妻子呢?你的部民呢?你这个懦夫,不去报仇,不去抢回失去的一切,却在这里喝酒,你这个懦夫!”
      “懦夫,哈,懦夫,我是懦夫。那你呢,叶赫部的新女婿?哈,哈……”
      努尔哈赤松开了手,怒气在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阿台放肆地笑着,跄跄踉踉地跑开了。
      努尔哈赤努力让自己不去想阿台地话,他将目光再次投向了风雪中的哈达城。他想,如是攻破了哈达城,该如何处置虎尔罕呢?这个攻破赫图阿拉的帮凶?还有尼堪外兰这个可恶的包衣,还有大明的将领,还有现在是自己的盟有的乌拉和辉发的两部首领。
      ——想到将仇人一一击败灭亡,他才好受一点。
      “贝勒爷,请到大帐议事。”
      努尔哈赤回过神来,见是叶赫清佳努的亲兵,问道:“什么事?”
      那满身污泥,散发着臭气的亲兵摇摇头。
      掀开大帐的幕布,就感到与外面截然不同的温暖,环视帐内:蒙古科尔沁贝勒翁果岱、莽古斯、明安,叶赫贝勒清佳努、杨佳努,乌拉贝勒布占泰,辉发贝勒拜吉达里,都已经到了。穿着裁剪不一的貂皮衣裳,环坐帐中。
      眼见清佳努杨佳努二人面有忧色,努尔哈赤问道:“出什么事了?”然后才在末尾的位置坐了。
      “赫图阿拉那边有消息过来,说是李谪凡已经发兵攻打叶赫城。”清佳努说道,虽然没有说出是谁送来的信息,但焦虑的语气表明他是相信这个消息的。
      “怎么会?这么大的雪都可以冻死老狗,李谪凡那些残弱的汉人怎敢出兵?”乌拉贝勒布占泰哈哈笑道。乌拉在海西女真四部中距离建州最远,于明朝的关系也是相当的疏离。
      几个蒙古贝勒也道:“这大寒的天,李谪凡该不会出兵吧?是不是看着哈达城要破了,使这个诡计让我们退兵?”
      杨佳努心中也如此想,却决定不下。退兵,舍不得哈达这块肥肉,而且要是李谪凡没有出兵,那叶赫以后就要被耻笑;如果不退兵,要是叶赫城被攻破,后果也不堪设想。说道:“不如分兵,一面回援,一面继续围困哈达城。”
      众人都摇头。现在围困哈达的人马还有两万多人,分兵后就失去兵力优势,既攻不下哈达城,也可能救不了叶赫城。
      努尔哈赤心中冷笑。
      清佳努见了,道:“努尔哈赤你有什么话说?”
      “在座的与李谪凡交手不是一天两天了,没见过他是怎么扫灭建州女真的么?”努尔哈赤道,“他才不会管哈达部的死活呢?趁机灭了叶赫才是他的目标。”
      一席话说得清佳努杨佳努变了脸色。
      辉发贝勒拜吉达里这时也说道:“我看李谪凡是个心狠手辣的人,极有可能真的出兵了。”
      清佳努杨佳努两兄弟对视一眼,道:“退兵!蒙古和女真人弓马天下第一,还怕他李谪凡。诸位贝勒,可愿助叶赫一臂之力?”
      努尔哈赤赶紧添了一句:“叶赫灭了,下一个就轮到你们了。”
      于是,近三万大军一夕之间卷席北归,走得干干净净。城中的虎尔罕松了一口气,仍不敢开城门,用筐子从城墙上吊下一人一骑,派往赫图阿拉报信。
      “他奶奶的,这日子真不是人过的。”谢胜国心中骂了一句。他已经在冰天雪地里站了一个时辰了,虽然穿的是大明军队配置的皮制毡靴,但双脚还是冻得麻木了,手指也有些不停使唤。
      一旁的主将李谪凡不知道自己亲兵的腹诽,仍然站在马上,用千里镜观察着远方。满天飞舞的雪花降低了可见度,但他还是看见了一条不快不满移动的黑线。俊俏的嘴角弯了一下,说道:“全军准备。骑兵下马备战,刀出鞘,弓上弦!”
      命令一人接一人的小声传递下去。
      在决定出兵后,李谪凡带着四千精通弓箭的士兵出发,但是他并没有直接扑向叶赫城。而是来到了叶赫回军的必经路线上,这是叶赫进军哈达走过的路线,紧急回军不可能不走这条线。然后亲自勘查地形,选择了这样一个地方。一个缓慢的斜坡,右边是一条不知名的河流,结冰的河面上白森森的一片,左边是一片森林。李谪凡选定这里后,一面派出斥候侦察诸部联军的动向,一面加筑工事。
      他将军队分成三队,第一第二两个小队每队一千五百人,并排在阵前,分别由薛论道和金环宇率领。第三队一千人由自己率领,驻扎在缓坡的上面,成一个品字形。前面两个小队都是将骑兵放在了前面,弓兵和努手分列在左中后,按照梯队形式向前排列,形成密集的火力。而自己率领的小队则是将弓弩手放在中央,四百骑兵布置两翼,作为预备队。如果女真人冲到阵前,就由排在两个分队前面的骑兵步战对付;如果冲破了前面的两个小队,就由预备队出击。
      在一阵轻微的骚动之后,阵地又回复了宁静。是战前的死寂。大雪很快将这一群黑色的军人“掩盖”了。
      李谪凡从马上下来,捏了捏有些僵的手指,取出了雕弓和具有个人特色的红色羽箭。
      上弦,引弓。
      女真人的行军的声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女真联军排着冗长的行进纵队,在没有任何侦察警戒的情况下,毫无准备地踏入明军作战阵地。
      李谪凡看见了熟悉的面孔,不久前还跟着自己攻打长白部的辉发贝勒拜吉达里,现在正骑马走在前头。
      “你自己选的。”
      温柔的放开手,红色羽箭飞驰而出,拜吉达里应声落马。
      战事就此开始。
      在明军的第一轮弓箭攻击下,最前面的诸部联军很快被射杀大半,而跟在后面的联军士兵见前有阻击,想都没想,就一窝蜂的冲了上来,一个接一个,一群接一群,排着乱七八糟的队形向明军发起了冲锋。
      但刚冲出去几步,就不断有骑士马失前蹄,掉下马来,发出一声身惨叫。
      白雪覆盖的大地并不是平坦一片,李谪凡选定这一片地方作为战场时,就让人在阵地前方挖了陷阱,坑道,设置拒马暗器,将原本平坦的雪地地面变成难以通过的死亡地带。
      滚滚而来的马蹄把那些掉下马的女真人踩成了肉泥,踏着同伴尸骨冲锋的联军又发现明军雨一般的箭落在他们身上,又快又有力,能轻易的穿过他们身上的兽皮和简单的铠甲。越来越多的人掉下马来,然后被身后冲来的骑兵踩杀。
      所有的明军都使用弓弩。就连排在队伍前面的骑兵也不例外,他们下马,以马匹为依靠,向前方冲来的部落联军射击。下马射箭的骑兵不光增加了明军的火力,也稳定了明军的军心:面对大规模的骑兵冲锋,步兵弓兵逃生的机会远远比骑兵小,现在骑兵下马,就是在告诉自己的同伴,骑兵不会丢下弓箭兵不管!
      在经过了最初的一点恐怖后,弓箭兵和弩兵镇定下来,开始发动攻击。寒冷让他们身体关节僵硬,射出的箭的准头也差了几分,但是面对汹涌而来的骑兵,准头已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速度!经过戚继光艰苦训练和严格纪律要求的士兵们,正是这一方面的优秀者。经过成千上万次的训练,他们的技术已经不下于天生的射手;而且由于训练,他们已经将动作简化到了最有效的地步,这一点或许比眼前的对手还要出色。再加上优良的弓箭和弩箭,明军在武器上大大占有优势。
      连绵不断的箭雨阻挡了女真人的进攻,一段短短的距离成了部落联军无法穿过的死地。即便有几个幸运的骑士冲了过来,也很快的被手持长柄唐刀的骑兵步战解决掉。
      也许是明军强大的弓弩刺激了弓马民族的自尊,也许是联军现在根本无法指挥队伍。联军部队依然毫无道理地一批接着一批冲进了这场可怕的混战之中,并相继被明军的乱箭所击中。雪地,坑洼,尸体,脱缰的战马,箭雨,阻挡了他们前进的速度。他们越是疯狂的进攻,受到的损失就越大。
      这时,一队骑兵试图从结冰的河面发动进攻,他们小心翼翼的驱马踏上冰面,一边开弓射箭,一面前进。而另外一队联军骑兵则下马,试图穿过右边的树林,从明军的侧翼发动攻击。
      李谪凡注视着战场上发生的一切,看着诸部联军的动向,说道:“早该如此了。不过我既然选在这里,怎么会没有准备了。”前面两个和后面的三个小队的弓弩手,是可以全防卫射击的。就算女真骑兵穿过树林,也仍在明军弓箭的射杀范围内。尽管如此,他还是将留着的四百预备队派到了阵地的左翼,阻击试图穿过树林的女真人。
      薛论道也注意到了这股女真人,在他的指挥下,明军的箭雨扩大了范围。下马步战的女真人与明军展开对射,但是他们的大多数箭并没有射中目标,而且即便射中也很难对有三层护甲的明军造成伤害。很快,他们便被赶了回去,而冲进树林的女真人在发出一声身惨叫之后,再没有出来。
      “我岂会留下空挡让你转。”李谪凡这样想,就听见“喀啦啦”的声音。
      冰面破了,河上大批的骑士掉进水中。
      这一段冰面昨天夜里被李谪凡用炸弹炸开,虽然重新凝结,但并不坚固。
      落水的骑士有的头在水面上冒一下就再也看不见了。有的攀着马脖子,浮在水中,奋力向上爬。跟在后面的骑士慌忙退回岸上,冲在前面的几个骑兵侥幸没有落水,但一时之间也不知该怎么办。

第一十九节 血战辽东(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