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一节 血战辽东(四)[2/2页]

重回明朝当皇帝 慕容古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远必诛!”
      有点尖利的声音穿云裂石,让李谪凡猛然清醒过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攻城!不要管我!攻城!”也不知道是从那里来的力气,金环宇挣脱了左右女真人的控制,猛然跃上了墙头,就要跳下。
      李谪凡薛论道心中一紧。
      一双铁臂挡住了金环宇,将他拉了下来,撕一角旗帜塞住了他的嘴。
      努尔哈赤有些紧张的看着城下的李谪凡薛论道,如果不是使者游移的眼光,自己还发现不了金环宇这条大鱼。有这条大鱼在手,他扭转战局的信心就都了一分。
      “李将军!退兵吧,只要退兵,我们就放了他!”努尔哈赤用汉语直接抛出了条件。
      “取我的弓来。”李谪凡对亲兵谢胜国道。
      “女真各部一向对大明恭敬,将军不要因为小人调拨坏了两家之好。将军退兵,我们放人,绝不伤和气。”努尔哈赤继续道。大军一进入叶赫西城,他就知道坚持不了多久;尽管城池坚固,但粮食武器却因此大为短缺。正在这时,明军中来了使者,要求换俘。精明如努尔哈赤,很快瞧除了其中的玄妙,他在被俘的十多个伤病明军中一瞧,就发现了金环宇这个宝贝。
      李谪凡拉满了长弓。
      努尔哈赤示威似的拿起一面盾牌,好整以暇的叫道:“久闻将军箭术神通,今日正好领教一下。”
      金环宇扭动着瘦弱的身体,仰起了头颅。
      “得罪了,环宇!”
      “得罪了,环宇!”
      红色箭支从盾牌边缘擦过。
      不过如此,努尔哈赤刚要讽刺李谪凡几句,就见身后金环宇直直地仰天倒下。咽喉处插着一只漂亮地红色羽箭。
      “你狠!”努尔哈赤道。
      “攻城!老少鸡犬一个不留!”李谪凡下令道。
      叶赫西城又称叶赫山城,依山而建,有一道木栅、四道城墙,城内外大壕三道,“控弦之士以万,甲胄之士以千计,刀剑矢石滚木甚具”。禁城中是一座八角高台,用于放置妻子资财。
      午间,薛论道焚毁栅城,攻破外城。
      叶赫贝勒﹑乌拉贝勒﹑科尔沁等首领率联军据险顽守内城。
      激战。
      刀枪如林,飞矢如蝗,吼声震天,血流成河。
      叶赫守军从城上隆隆掷下巨石、滚木、火器。
      没有带重型攻城火炮的明军二三十人一排,拥盾列梯,呐喊着奋勇冲锋。重甲之上罩着绵甲的勇士冲在前面,披轻短甲的射手紧跟其后,雨雹般地发射箭矢。他们一直冲到城下,在混战中挖地置药炸城。
      惊天动地的几声闷响。烈火浓烟之中,城墙倒了。大明勇士蚁蜂般地涌入城内。
      见大势已去,科尔沁蒙古率先逃跑。乌拉和辉发两部也相继溃退。
      “不必管其它人,全力歼灭叶赫!不要放跑努尔哈赤就是!”李谪凡下令道。
      清佳努﹑杨佳努﹑努尔哈赤退入八角高台,处在了明军重重包围中。前面是面沉似水的李谪凡,后面是一瘸一瘸却势如疯虎的薛论道,前后督促着士兵。
      在远方,雪天的傍晚,叶赫城中闪烁着点点火星,那是燃烧将尽的房屋,空气中浓厚的血腥气味。除了八角高台这个地方,整个叶赫城应该都没有活的人了吧。
      努尔哈赤想起了赫图阿拉城破时,自己的阿玛、玛法举火自焚的场景。就像现在这样的绝境,不愿意落入明军手中,才自杀的吧。可是,努尔哈赤不甘心!他看看失魂落魄的清佳努杨佳努,决定不去管他们了。
      拔出刀,在脸上横竖割几刀,叫道:“女真的勇士们,明军是为我努尔哈赤而来,我不愿意连累你们,你们把我交给明军,免去你们的灾难吧!”
      看着一脸是血的努尔哈赤,剩下的女真人又是害怕又是吃惊,一个个不敢说话。
      努尔哈赤咧牙一笑,说道:“明军攻进来,就回把你们全部杀光,把你们的老婆拿去当奴隶!要活命的,就跟着我杀出去!”
      死亡的恐惧成功的让努尔哈赤聚集起了百十人,冲杀了出来。
      李谪凡冷笑一声,令旗一挥,训练有素的明军很快排开阵形,将努尔哈赤的百来人马团团围住,像海浪卷着一叶扁舟。
      没有了努尔哈赤的八角高台很快被薛论道攻破。一阵惨叫之后,薛论道提着带血的唐刀来到了李谪凡身边。
      两人相视一笑,李谪凡道:“该结束了。”提枪上马。
      薛论道不知道从那里摸出一只短笛,用带着鲜血的手和嘴唇吹了起来。
      大明万历九年十一月,灭叶赫。此役斩杀女真蒙古联军一万三千人,缴获马匹五千余匹。斩清佳努﹑杨佳努﹑努尔哈赤。大明建州书记官金环宇阵亡,士卒伤亡两千余人。
      同月,灭辉发。
      以通敌罪斩尼堪外兰,离散其部落。
      十二月,灭乌拉部。
      次年,迁哈达部首领虎尔罕等女真贵族一千余人于河南,封虎尔罕为侯爵。

第二十一节 血战辽东(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