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节清平乐(一)
在万历九年岁末,内务大臣陈于陛也许是帝国上下最忙碌的人了。因为临近除夕新春,宫中一大堆的事情需要他这个大臣处理,单是各地的陵寝寺观祭祀和收受各地大臣勋贵的贡献就让陈于陛烦不甚烦。这些看来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在皇权的背景下,是丝毫马虎不得的,需要仔细打理。万历帝自己嫌麻烦,就一古脑的交给了陈于陛,陈于陛却没人可拜托,只得一件一件的慢慢处理。
这不,熬了好久,才定下新春之日接受朝贺的宗室勋臣名单,以及赏赐礼物规格,准备给万历过目后,内务府方好准备。刚来到西内如然斋,就听小太监说万历在素心园,赶到素心园,在垂花门口却看见安宁抱着一只大白鹅,低头急匆匆往里面走。
陈于陛几步赶上,说道:“这干什么呢?”安宁怀抱一只大白鹅,奇奇怪怪的。安宁笑道:“这可是花了二十两白银买的,忒凶狠了,这一次一定可以获胜。”一面抚摸着大白鹅的背脊,安抚着它。
陈于陛听得没头没脑的,还没来得及细问,就见万历帝一行迎面而来。陈于陛忙上前禀了事,万历将名单略看了一看,说道:“没什么问题,就按照这个办吧。”
陈于陛即要告退,万历叫道:“元忠且慢,还有事要商量。”又转身对跟在身后之人笑道:“小山,那就一言为定。”
陈于陛这才见万历身后跟着沈小山。沈小山本是京中商人,后来得遇天子,凭借好风力,逍遥上青云,几年下来,成为京中有名的商贾。虽然万历一直没有赐予他功名,但由于能够接近天子,其地位可以说十分之显要。西内不比紫禁城,大体是帝王休息娱乐之地,气氛要轻松许多。因此像沈小山这样的人物也能比较容易的进来。万历也喜欢在这边召见一些身份特殊之人,商议特别之事。
沈小山笑眯眯地弯腰回答道:“陛下用得着鄙人,是鄙人的荣幸。交付之事,自当尽心办理。所需要的物质,小人会同京中商贾一定竭力准备,先预备着。如果陛下需要,立时供给大军,不让大军有粮草之忧。”
万历点点头。
沈小山跪了安,然后弯着腰退了出去。
陈于陛看着有些不爽,他是世家子弟,书香门第,讲求义利之别的,对商贾向来没有多少好感。对万历亲近商贾工匠,陈于陛是不大赞同的。往日微服出游,与沈小山等周旋,还勉强说得过去,现在既然已经知道彼此身份,就该各自尊重,上下尊卑有别,不应该妄自菲薄,低了身份。
他既在万历身边,当然熟知万历的性格,知道万历对自己的劝告多半会一笑而过。因此,陈于陛为此还找过张居正申时行等内阁大臣,若是以国家大事来劝诫,也许有效。当时,张居正沉吟道:“不妨事”;申时行道:“圣上心中有定见,不必过虑”;王赐爵道:“商贾卑贱之人,确有可忧。”后来王赐爵为此上了一个折子,微微透露了这个意思。万历看了,笑笑而已,将折子留在宫中。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元忠,朕知道你在想什么。”万历缓缓说道,“这几年,朝廷的开销太大,光靠户部是不行的。因此,朕才借助这些商贾。让他们替朕办一些事,补充国用。”
“臣无能,为能替陛下分忧。”陈于陛道,这几年,江南由皇家控制的几大商行和钱庄,确实为国家带来了大笔收入;比如浙江商行,与东瀛贸易,单是利用两国金银的不同比价,就收获不小。陈于陛也不是顽固不化之人,其中的好处自然明白。但是,感觉上总有不妥
第二十二节 清平乐(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