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天子垂拱治天下,所重者威仪也。若与商贾工匠之属接触太多,恐为人所轻视。”
“朕明白。”万历点点头。当了快十年的天子,万历明白陈于陛的苦心。统治明王朝这样一个大的帝国,皇帝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德”;就像宗教的首领应该是虔诚圣洁的,大明的统治者在品德上也是有要求的,才能杜绝一些人的野心。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造反者都是打着统治者“失德”的旗帜号召天下,可见这个虚幻的“德”的重要。而与商贾工匠的过分亲密,是很容易让人产生“贪货好利,品德有亏”的印象的。
可是谁又明白朕的苦心呢?
快十年了,近距离地观察大明,就越发地上了这个时代,上了这个国度,上了这个文明的衣冠﹑制度﹑礼仪﹑风俗﹑文教。特别是知道他们即将要被时代所毁灭,被后人所遗忘,万历就更加的心痛。在胜者为王的历史变迁中,不知道有多少的美多少的善被无情的抛弃毁灭,他当然不希望中华衣冠也成为其中的一项。
要怎样才能让汉家文明光耀千秋呢?不光要有赫赫的武功,还要有光芒万丈长的文化。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国。
多余的几百年历史知识没有给他答案。满清民国到当代的历史只是给了一个教训:如果按照这个路子走,最后只有毁灭。
当然也不会转向西方,照搬西方,还不如直接自杀得了。
像是处在茫茫的黑暗之中,不知道该迈向何方,不知道下一步是峰回路转,还是无尽的深渊。
他想起了一句话:“摸着石头过河。”
而今眼目下,也只能如此了,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让大明强盛起来,击败蒙古女真,迎战东瀛西洋,在有生之年,让大明光耀四海。
也许最后,自己的期盼的事情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呢。
与过去和将来想比,最重要的还是现在!
“陛下?!”
万历回过神来,在陈于陛面前走神,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因此他一点也没有不好意思,很自然的说道:“宫中新年的各项事宜就交给你了。对了,宫中这一段时间还平静吧?”
“回陛下,两宫太后和各处嫔妃,小王子殿下都很好。各处宫人太监也谨守职责,未曾违纪。只有那位朝鲜谨妃娘娘似乎很思念家乡?”
万历笑道:“老实说,你是不是收了她的银钱,来当说客的?”
朝鲜谨妃李会娘容貌为宫中第一,性情也温柔。但终究是异族人,言语风俗不同,经过了最初的尝鲜后,万历就对她没了多少兴趣,很久没有召见了。
陈于陛忙道:“臣不敢!”他不过是偶然听得谨妃的歌声,觉得凄婉,这才顺带提起。见天子揶揄,即便告诫自己以后言行要小心,这后宫之事是万万沾不得的。
“好了。看卿的面子,今夜就召见谨妃吧。”见陈于陛惶恐,万历笑道,他还希望谨妃早日为自己生下一个儿子,人言混血儿聪明,不知道有大明朝鲜两家王室血脉的人是否真的聪明一点。
万历如此说,陈于陛更加惶恐了。
而万历已经带着安宁走开了。
第二十二节 清平乐(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