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的表现,在棺材上刻着生动美丽的,出丧的音乐吹打着;外人评价一场丧事,也用“热闹不热闹”来作为标准。——也许是太多的苦难冲淡了生死的悲哀,在苦难中死亡反是一种解脱?
带着这样的思考,万历回到了如然斋。斋中,谨妃李会娘已经等候一阵了,她用有些生硬的汉话给万历请安。万历记起早见让她来侍寝的。
红烛之下,这位异族女子也颇为动人,万历上前,将她拥入怀中,倒在榻上,抱着温软的女体,感受着她的体温,一边问一些闲话。
朝鲜王国的情况啦。
朝鲜的气候啦。
朝鲜的山川啦。
朝鲜的饮食习惯,民风民俗了。
万历对朝鲜感到好奇,谨妃心中高兴,尽心为万历一一说明。她汉话本不熟悉,说这么多话,便不时有言不达意的地方,结结巴巴。万历看了可,点点谨妃的鼻子道:“小妖精。”
随手扑灭了不远处的烛火。
明月,清风。
“陛下,陛下……”
万历正困乏,偏听见外间安宁的声音。他一下子坐了起来,问道:“是北边出事了么?”
“北方无事。是小王子殿下。”
小王子就是皇长子常洛,恭妃王氏之子,现在万历唯一的儿子。这几年,万历临幸宫人虽多,子息却艰难。常洛虽不是正宫所生,但却很得两宫太后喜欢,隐隐有立为太子的趋势。
“常洛怎么了?”万历打了一个呵欠问道,深夜来禀,恐不是好事。
“小王子殿下出天花,来势很凶,恭妃娘娘和两宫太后都没了主意,派人来同志陛下。”
万历皱了眉。历史上常洛还当过一个月的天子,应该不会折在天花上,不过由于自己的介入,也说不定有意外。现在天花还很难对付,不怪太后和恭妃着急。
穿了衣裳,安抚了一下谨妃,坐了五凤车,匆匆赶到紫禁城中恭妃所居的承乾宫。恭妃一见万历,便哭道:“陛下,”已然泣不成声。
万历心中咯噔一下,难道来晚了?就听李太后道:“皇儿勿忧,太医正在诊脉。祖宗保佑,必然无事。”常洛生下来,万历就将他交给两宫太后共同抚养,祖孙感情特好,比父子还要亲密几分。
万历稍稍安了心,让人将恭妃扶下去休息,自己配着两宫太后说话。他搬到西内之后,就很少与两宫太后见面了。
李太后定定地瞧了万历一阵,说道:“吾儿瘦了,也该多保养。政务上的事情交给大臣们去办,不要太劳累了。”
听得万历心中一酸,刚要说话,就见几个太医退了出来。领头的就是李时珍,他不慌不忙的给太后皇上行了礼节,说道:“回太后,皇上,小王子殿下的病虽来得凶险,但却顺。小臣开一个方子,服下,就没事了。”
“真的如此吗?”陈太后问道。
李时珍道:“小臣不敢欺瞒太后。”
两宫太后这才转忧为喜,一面让李时珍开方子,一面催宫人去取药溅药,一面进去看孙子。——在这里服侍的人,以及万历太后等都是出过天花的,不怕传染。
待李时珍开了方子,万历道:“国手,辛苦了。不知道编写得如何了?”
李时珍现在是内务府辖下太医院的掌院,还在翰林院的医馆里面兼着一个职位,负责编撰。见万历问起,便道:“臣让各省郎中提供资料,然后汇集京师,调集各省数十名医到京师共同编写,由臣总成其事,定要符合陛下要求。同时参考古书,兼采蒙古西域土蕃朝鲜等地的医术,对偏方也作留存处理。”
“兼容并包,采众家之长,才能青出于蓝胜于蓝。国手能有这样的态度,朕就放心了。希望能早日编成,然后刊刻,发布天下,以利百姓。”万历说道,“不知对付天花,国手可有良策?”
李时珍道:“天花极其危险,人言是天罚,非人力可及。但臣见过古书记载,又种痘之法,可以预防天花。现在淮河一带有会此技术者,可惜未曾亲见,不知效果如何。”
万历忍住了将自己知道的知识显摆出来的冲动,说道:“这朕也知道,还得了一本预防天花的奇书。改日,朕让人送给先生抄阅。”
“谢陛下。”李时珍大喜,好像一个武林中人得了一本绝世秘笈。当时天花死亡率极高,若自己能治疗天花,那还不成了扁鹊华陀那样流芳万代的神医。
你是高兴了,朕可有得忙的了,万历暗想。
第二十六节 清屏乐(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