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节旌旗十万之七[2/2页]

重回明朝当皇帝 慕容古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周步下一个个障碍,防备蒙古人的骑兵。自卯时开展,到现在午时快要结束,两军已经打了近四个时辰,军中的弹药已经消耗十之七八,火炮也损毁了十多门,好在抵挡住了敌军的进攻,现在就看骑兵们的表演了。
      骑兵的表演很解气。张臣,王保,李如松兄弟的三路骑兵围攻速把亥的右翼,无论在兵力﹑士气﹑武器,甚至战马上都占有优势!蒙古人在马上的优势和骄傲在明军的迅速突击下很快化为乌有。这种短兵相接的战斗,主帅的英勇起着很大的作用,可以激励士气,提高战斗力,影响战争的结果。但不幸的是,速把亥并不是一个“杀身成仁”的人,在判明大势已去后,他果断的带着亲兵部众撤离了战场,首要的任务是保存自己的实力。再次失去首领的蒙古右翼很快崩溃,作鸟兽散,在明军的唐刀下变成鬼魂!
      大体解决了右翼,明军并不做过多的纠缠。张臣让龙青枫率领两千人马追击速把亥。自身与王保,李如松兄弟率领得胜之兵围攻左翼的长昂。
      长昂在麻贵和董一元的夹攻下,已经难以支撑,自己也陷入了麻贵兵马额保卫之中。此时,右翼的崩溃,滚滚而来的大明骑兵,黑色衣甲像是天边的黑云劈头盖脸的压过来,让长昂心生逃意——这个时代的蒙古人早没有成吉思汗那时的英勇,习惯了强盗行径的他们一遇到坚强的抵抗,下意识地就想逃跑,因为他们的战马耐力好,可以让他们顺利地脱离危险。
      张臣和李如松进兵迅速,很快插入长昂部,利用优势兵力,和麻贵董一元等部将长昂所率领的二万多人分割包围,断绝了长昂逃跑的可能。处在包围中的蒙古骑士们为了逃得性命,只得拼死相搏,马背上成长起来的勇士拼起命来,凶狠如保护幼仔的狮虎。但是已经胜利在望的明军同样凶悍顽强,毫不退让的和蒙古人拚杀,杀敌封爵和雪耻报国的热情激励着士兵们奋勇向前,用手中的唐刀劈杀敌军,搏出一个前程来。刀光血影交织在一起,惨叫和悲鸣同在。
      混战中,训练良好的禁卫军和蓟镇骑兵的优势很快表现了出来,他们在小旗的带领下,仍然能够保持队形,十多人的队伍相互配合,相互支援,犹如鲨鱼穿梭在鱼群中,来去自如的杀伐。而宣化大同山西三镇的士兵表现就要次一点,虽然是同样的武器和装备,虽然同样的勇敢,但彼此之间的配合却远远不如禁卫军,要么是大队人马拥挤在一块,要么是散兵游勇,陷入敌军包围中,各自为战。这一方面是大将训练不及的原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镇中的讲武堂学员远远少于禁卫军和蓟镇。
      在长昂陷入苦战之时,明图安汗分兵来援,但是援兵在明军跑火和王保骑兵的阻击下很快败退。而且明图安本部也在把汉拿吉和恰台吉等土默特部的围攻中处于下风,他这时才后悔没听速把亥的建议,早一点撤退。“什么?!速把亥跑了?”听到这一噩耗,明图安汗差点跌下马来,奋力斩杀一名土默特骑兵,知道大势已去,惨然下令撤退。
      察哈尔那柄成吉思汗时期流传下来的王旗缓缓的向北撤退。
      中军的撤退,彻底地让长昂是去了斗志,在明军的左冲右突下,迅速完结了,骑兵们各自拼命,杀出重围四下逃生。长昂看着无可挽回的败局,长昂仰天一笑,嘴角浸出血来。血腥味就像烈酒一样薰着他,跨下的战马更是喷着粗重的鼻息,他用上最大的力气鞭打战马,催马冲向明军的中军火枪兵阵地。毫无疑问这一次他的气势比往日更为凶狠,冲得也比往日更为迅猛,就象一个尽心的演员在舞台演出自己的最后一幕!
      明军火枪兵以密集的火力迎接他,成全勇士的名荣。那些马背上的勇士啊,马背是他们的家,战场是他们的归宿。
      解决了左翼的长昂,禁卫军和蓟镇骑兵立即投入到对明图安汗中军的追击中去。留下伤亡惨重的麻贵和董一元部打扫战场,担当警卫事宜。
      千里镜中看着明图安汗在明军和土默特人的夹击下,狼狈后撤,左右支撑,最后不得不带着数千亲卫向北讨窜。戚继光知道,他的任务完成了,挥手对身后的书记官道:“上奏天子,臣戚继光不负圣望,击破察哈尔明图安部。斩杀董狐狸长昂等,消灭蒙古人六万左右,明图安汗和速把亥逃跑,我军正在追击。”

第二节旌旗十万之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