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春暖花开之二
申时行回望方逢时,不想方逢时也是忧容满面。原来近来大事叠出,也让方逢时相当郁郁,首先就是张居正的病逝,方逢时是在张局正的简拔下出任兵部尚书的,张居正一死,对他的影响可想而知。接下来,申时行和王赐爵为了首辅的位置明争暗斗,方逢时夹在中间也难受。最后是北征蒙古之事,大胜本是好事,但对方逢时是例外,因为万历是瞒着他这个兵部尚书做的决定。捷报传来,方逢时是既羞又愧,血直往头上冲,第二天就向万历上了折子,首先恭贺了大捷,然后委婉的提出了辞职的要求,说是“老病缠身,不能胜任了”。万历自然婉言慰留,不过方逢时经几面夹攻,已经铁了心要辞官,虽还坚持处理部中事务,兢兢业业,但辞职的折子却是一道接一道的上。
内阁中同样有辞职心思的还有张学颜,理由和方逢时的差不多。他们一个署理户部,一个管理兵部,都是要害部门,也都是张局正的臂膀。形势到了今天这一步,他们不得不考虑自己的未来,及早抽身,还可求得一个上好的结局。若是不识趣,被人赶下去,那就惨了。
张学颜和方逢时这对难兄难弟相看一眼,眼中各有苦涩。朝堂之上注重礼仪,有殿中侍御史监察,不便多说,两人只好用眼睛交流。
另一位内阁成员二辅王赐爵就要精神焕发多了。他入阁的时间最短,却是最有希望成为首辅的人选。人逢喜事精神爽,他几乎是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眉目间荡漾着笑意,不时和诸大臣见礼,小声言笑几句。
而吏部尚书王国光等人则是表情严肃,恭敬地等候着天子地驾临。朝中风暴在即,他们聪明地选择了中立。
这一切都落在内务府大臣陈于陛的眼中。这个有些沉默的年轻人排队站在内阁诸大臣的后面,感受着诸臣间的微妙气氛。他明白,这说到底,都是一个首辅位置给闹的。作为万历的亲信,他和安歧都借机会进谏,请天子早日定下首辅,以稳定朝政。不过,万历总是若有所思的笑着拒绝了。天子的用意,不光他不明白,就连安歧也不明白,询之安宁和唐郎,也不得要领。
当东方的第一缕阳光出现时,大明朝这一天的早朝开始了。首先是由申时行和王赐爵二人分别上报了几件大事;比如北方水利工程中部分官员贪污之事的查处情况;比如对北征将士赏赐的落实问题;比如江西瓷器出口外洋的品种规格的限制问题;比如辽东安东都护府招收番人兵将的军费问题;比如湖北藩王欺凌百姓等事。就这些事务,各相关部门都做了详细的说明,参加朝会的内外九卿,科道言官,御史等官员也提出了各自的疑问,最后由万历作出决定,由内阁拟旨,交由六部和各省官员执行。
等到诸事议论完毕,已经快到辰时,万历也倦了,便让安宁唱道:“退朝!”安宁还未开口,就听阶下一人朗声道:“起奏陛下,臣上书祈求致仕,奏章已经十余封,却一直未得陛下答复。臣确已老迈,视事艰难,维望陛下怜惜,赐
第五节春暖花开之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