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节万方多难(一)[1/2页]

重回明朝当皇帝 慕容古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十节万方多难(一)
      庙宇古朴,花木清幽,山石峥嵘,飞鸟近人。置身其中,令人物我两忘,真是难得之胜景。“闻听上人欲刊刻大藏经,使藏经得以广为流通,宏扬佛法,朕欲襄助,使此功德早日成就,不知可否?”
      老僧双掌合什,说道:“陛下有宏扬佛法之心,贫僧感佩。但自宋以来,佛法衰微,经义不修,良可感叹。贫僧与紫柏﹑憨山等人立下宏愿:要中兴佛法,此事需要艰难困苦,需要万般考验,需要天下众生同心向善方能成功。若陛下赐钱刊刻,使天下众生不得普沾法益,反而不美。”
      万历大笑,高僧就是高僧,见识毕竟不与凡人相同,说道:“上人志向令人佩服。不过,在朕看来,要中兴佛法,可不是刊刻大藏经就可以完成的,上需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啊。”
      莲池和尚和颜悦色,说道:“贫僧未解,还请陛下赐教。”
      万历道“大凡诸家学说,总以教义为第一,评定上下高低,也以此为准。佛教初来中土,先与玄学结合,方才盛行江左;而后,翻译的经书既多,佛家本义方盛。到盛唐之时,各派各依经典,阐发教义,方有佛法的大盛。而如今,恕朕直言,佛家恪守宗派教义,不光没有发扬光大,而且先前精微之处也渐渐不能理会。就上人所宗的净土宗而言,法脉中绝五百年,夫复何言!”
      饶是莲池和尚修养精深,闻言也是变色,心知万历说的是实话,他们自己又何尝不知道这一点。佛教在儒家的政治攻击下,本身已经衰微;僧人资质有限,难以再发明新的教义。情况遂一日不如一日。莲池等人才转而走另一条路,一方面尽量领会前辈的教义,以神道设教,发展信徒,一方面倡导三教融合,与儒家妥协,赢得生存空间。说道:“陛下说的是。三教同源,各有侧重。于治国修身养性,各有其用。佛家之五戒与儒家之五常原本相通,不杀曰仁,不盗曰义,不婬曰礼,不妄语曰信,不饮酒曰智。”
      “三教融合,三教融合。”万历默默念了几遍。心想儒佛道三教在现在都是衰落期,儒家虽然王学正盛,但已经是强弩之末;道家理论本不完善,其式微在清理之中;佛家本来教义精神,但也已经无复当日之盛。三教的中华地塑造有莫大的功勋。其精神深入到每个华人的血脉之中;从内心讲,万历是不希望他们衰亡中绝的,一个民族总得有点自己的东西,总得有点区别于他人的东西。西方的宗教就要来了。中土的教派也该做好准备是不是?
      可想来想去,也只想到了“三教融合”这张旧方子,不由苦笑一下,说道:“上人说地是。朕以为只有真正有大智慧,有大抱负,有大慈悲心,有大定力的人才是真正的僧人。佛法万万千千,总以“慈悲”二字为准则。若是天下禅院,都以慈悲为怀:赈济老弱孤贫,赡养残废疾病,超度枉死众生,开解红尘痴玩

第十节万方多难(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