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舍药物,收留难民,葬路边骨。养遗弃婴。再加之清规戒律。以人格为感召,天下如何不闻风向化。佛法如何不兴盛?”
“阿弥陀佛!”莲池和尚中气充沛的宣了一声佛号,说道:“闻听陛下言语,方知陛下的大慈悲心,可谓国家之幸事,天下之幸事。”
“不过随便说说,如能对上人有所启发那是最好了。古语云:惟德能亲人。佛家如能广施德行,则宗派自然兴盛。”万历说道,他现在能给的也就这么多了,一切还需要佛教自身的努力。“对了,上人,朕今日到法通寺,乃是祈福而来,其法事还请上人主持。”
莲池和尚道:“陛下放心,为两宫皇太后祈福,乃贫僧之幸。不光要替太后祈福,还要替大明祈福,愿大明海河清宴,天下太平。”
万历听着高兴,转眼到了观音殿,见观音慈眉善目,居于莲化台上,万历想起一事来,恭敬的站在佛像之前,闭目祈祷。莲池和尚在一旁忙取下法棰,清敲木鱼,以助愿力。
待万历许愿完毕,莲池和尚问道:“不审陛下祈祷何事?”
万历呵呵一笑,道:“近日宫中几个妃子有了身孕,产期将近,朕企求大士保佑母子平安。”于鬼神之事,万历是开明地态度,礼之而不迷信。皇后和郑妃都有身孕,太医说产期就在近日,虽是喜事,但万历总有些担心。特别是皇后王解雨身体素来孱弱,怀孕就比一般女子辛苦许多,弄得形容憔悴,让万历心疼不已。在设立产室厅的时候,万历特意命令首席太医李时珍率领八名太医,十二名稳婆照料皇后。而郑妃那边不过四名太医,六名稳婆。即便如此,万历还是不大放心,只好请菩萨保佑了。
“这大士最是慈悲,必然保佑。”莲池和尚说道,又指莲花坐说道:“莲花生生不息,正和求子之道,恭喜陛下了。”
“谢上人吉言,若真能平安,还来贵寺还愿。”万历点头,微笑说道,“朕偷得浮生半日闲,却叨扰上人半日,这就告辞了。”他来法通寺,虽带了不少从人,但却让他们都在山门外等候,万历独自进寺,以领会古寺的幽情。当然,先前御侍卫已经做了大量的安全工作,将一寺的僧人全部请出,只让莲池和尚陪同万历;又在寺院周围广布侦探,保障安全。
回道西内,就见安宁上来禀报道:“陛下,安歧已经等候多时了,看脸色似乎不是什么好事。”
安歧一张脸少有变化,可谓是喜怒不形之于色。现在安宁都看出来不是好事,看来真发生了不幸地事。万历微微叹气,心想前几天锦衣卫报告说金钟国等人在南洋干得不错,自己虽有不同看法,但情况还在可接受的范围中;想来短短几天也不会有什么变化。莫不是北方出了问题,现在秋高马肥,正是蒙古人犯边的时候,难道李谪凡在归化城有变?
第十节万方多难(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