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节万方多难(二)[1/2页]

重回明朝当皇帝 慕容古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十节万方多难(二)
      安歧来到西内如然斋的时候,只见安宁带了几个小太监在院中看猫儿狗儿打架,见安歧来了,也不停止。安歧问道:“陛下呢?”安宁道:“陛下到法通寺进香了,指挥使大人先到书房等候吧。”
      去法通寺了,安歧并不感到意外。天子不喜欢深宫殿院,喜欢游乐,不是什么秘密。但今天的事情有些棘手,需得尽快决断。
      “去了多久了?”
      安宁有些不耐,笑道:“皇上早上退了朝去的,什么时候回来可说不准。”早上,朝廷之上,因为广西番子叛乱之事,大臣朝争不已,主张剿灭和主张安抚的相持不下,而且都有各自的理由。最后,还是万历决定,下旨给西南总督凌云翼:迅速扑灭叛乱,戮其元凶,赦免胁从;同时让广西省府纠察事发地区官员有无责任。这事安歧听说过了,也认同万历的做法。历来边疆叛乱多与官员贪残有关,残害百姓,激起变乱,若不迅速扑灭,就有可能引发更大的暴乱。
      安宁又道:“大人有事可让我等转达,要不明日再来?”
      安歧微微摇头,自己虽是威名赫赫的锦衣位的头子,可也得罪不起皇帝身边的人儿。勉强扯动面部肌肉,做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说道:“不劳驾内相了。我在书房等候就是了。”
      “那大人请自便。”安宁知道安歧在万历心中有特别的位置,这如然斋也很熟悉,用不着多说。吩咐宫女给安歧上茶后,便出去同伴玩去了。
      安歧坐在平日安宁接待他的位置上,环顾书房,见窗下长几上平放着一张宣纸,用青玉狮子镇纸压着。上面写着“足兵,足食,民信之”,“土地兼并,公平赋税”,“边患,内忧,蒙古。女真”,“朝鲜日本”,“农商,工场,温饱”等几列楷书,行草字体,虽不工整,但是笔力遒劲。很有气势,正是万历的手笔。
      这是几列看来没有关联的名字,皇上写下这些是什么意思呢?安歧慢慢琢磨。相似的经历和近臣的身份让安歧觉得自己可以最好地理解万历。这些名词都是与朝廷政事有关,大概是在思考治国的方略吧。是有所思考,才写下来的吧?是啊。写在纸上的这些“名词”都是将来面对的事情,皇上会怎样处理呢?
      安歧不禁一笑,嘴角也微微向上弯起来,暂时忘记了来这里的目的。天子。天子多么赫赫的名号,可是安歧明白这个名号给万历地压力,就拿游乐来说吧:万历喜欢游玩,可这么多年来,也不过是在京师转圈,连京师都很少出,最远也不过到先皇的皇陵。还不如自己这个锦衣卫,虽也公务繁忙。但几年下来,大江南北的名胜好歹都游览过了。
      突然,外边脚步声起,安歧听出是万历,忙收摄心神,整衣迎接,万历虽不大讲究礼法,安歧可不敢有丝毫的大意。落人口实。就听万历说道:“平身吧。什么要紧事,蒙古那边出乱子了么?”
      安歧心中咯噔一下。莫名的想到今日事怕难善了了,说道:“北边无事。归化城的驻军加上顺义王的蒙古军,对付明图安没有问题。”
      万历松了口气,北方无事就好,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北方边事。诚如安歧所言,有李谪凡镇守归化,加上九边地支援,应该没有问题。谨慎起见的万历还不放心,命令羽林卫统领唐郎和禁卫军李如松萧如薰等将领率军驻扎在长城附近,随时准备支援李谪凡。
      “那可是东北,不然就是西南?”万历微笑着说道,这两个地区历来多事,有变故发生也在情理之中。
      安歧回答道:“东北辽东有李成梁镇守,宵小隐匿行迹;安东都护府李化龙和薛论道二人尽心王事,地方安静。西南历来是难以治理的地方,但凌云翼善于用兵,指挥得当,也未有大的乱子。”突又想起今天朝廷上议论的番人叛乱,说道:“即便有乱子,也会很快地平定下去。”
      万历知道安歧说的是实话,即便不通过锦衣的渠道,他也清楚各地方各官衙的动向。上述几个地方地军政长官都是自己所信任的,若才非所任,早扫地出门了。特别是西南地区,长远来看,西南地区的彻底汉化正是在明朝不断的军事打击下完成了,后来的改土归流不过是摘了成熟的果实。
      既然不是这几个重点区域出事,那事情就好办了。万历在座位上坐下,看了一眼早上有感而发写下的文字,问道:“那你在这里等了半天,为了什么事情?难道是久不见朕,兴至而来的么?”不经意地和安歧开起了玩笑。
  &n

第十节万方多难(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