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相仿的少年开口道“十哥,你这样说,人家可不好意思了”只见他眉清目秀,年龄最小的样子,可身材却是最高挑的。
“十四弟,我们还是和八哥先回府吧”少年身边一个美的让人嫉妒的男子说道,我猜他一定是大名鼎鼎的阴柔九爷。
只见之前同四爷讲话的月色长袍的男子弯身道别:“四哥,那八弟就先告辞了”
我侧头细细打量他,眼神轻柔,温文尔雅,嘴角轻扬,标准的谦谦君子这真是清穿小说中我最爱的温润如玉的八爷。
只见八爷率众兄弟给四爷行了礼,便从我身边经过只是经过我的时候,居然转头朝我轻轻一叩首,微笑的样子,让人沐浴春风
我赶紧还以友善的傻笑,并低下头恭送,直到一个声音响起:”这都是你写的?”一个比我大约两三岁的阿哥手里拿了我写的时辰对照表问道。
我立刻承认:“是啊”
“有什么用?”他显然很好奇。
“十三弟,我们先去书房。”没等我回答,四爷出声打断他,扫了我一眼便继续前行。
“等下问你。”十三爷毫不避讳地嘿嘿一笑,跟了上去。
送走四爷,我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就那么几分钟,居然让我一次性的领略了康熙朝最著名的八爷党和四爷党全体成员的风采,我的神经细胞的工作量真是有点过于饱和。
算了,不写字了。去花园走走吧。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看看这未来雍王府的花园,再次感受到了封建社会的性。四爷已经是属于极其自律的人了,可整个花园亭台楼榭,构筑精致,意境深远。整个巧思架构,和我以前旅游过的苏州园林有得一拼。
不远处有个楼阁,楼阁下是一片空地,空地上有石凳石桌。空地边则是一片荷塘。荷塘里含苞待放的荷花,郁郁葱葱,引人入胜。我快步走到荷塘边,不想侧面居然冒出一个女子。仔细一瞧居然是耿氏。只见她一摇一摆地过来,笑语盈盈的招呼:“茜凝,可巧,遇到了你,来我这里坐。”
我刚想上前,忽想到一个月前姐姐告诉我就是耿氏跑到四爷面前谗言的,我不禁有点愤恨。忽然一个灵感在我脑子里闪现,此仇不报非君子。于是我便笑嘻嘻的走上前去。
耿氏依旧一副温柔样:“茜凝,这几日没见你,你忙什么呀?”
“回姐姐的话,我正在玩赏贝勒爷送给我的宝盒呢”为了引起她兴趣,我不禁假借了四爷的名号。
“什么宝盒啊?”耿氏果然经不住我的诱惑。
“就是能看到活物在动的宝盒啊。”我一派热忱的解释。
果然耿氏上了钩,好奇地问:“我没看过。可否借我一观?”
在我心里无数句你自找的独白下,我自告奋勇的回院子拿宝盒。临走前还特别叮嘱耿氏千万别离开。
我动作迅速地在屋里拿了一只锦盒,把墙角固定守点的壁虎堵到盒中,拴上小栓,高高兴兴,期待无比地找耿氏去了。
那耿氏不知有诈,在我说宝盒要低头凑近观赏的友善提醒下,打开盒子的瞬间,壁虎窜了出来,跳到她的裙摆上,不知所踪。耿氏则是吓得魂飞魄散,啊的一声跑了个没影。看来用爬虫吓人不管在哪个年代都是整蛊法宝。我张口大笑:“哈哈,看你以后还背后向四爷告我状!”
我得意之余,望着耿氏远去的背影忍不住拍起手来。
怎么就那么好笑,一扫我这几个月来的压抑郁闷。正当我喘气不及抬头仰身时,赫然发现没有最悲催,只有更悲催的惊人现实:四爷,八爷,九爷,十爷,十三爷,十四爷正在楼阁上敞开的窗口一致向我凝望。
四爷面无表情,依旧清冷,只是隐约有点怒气。八爷的嘴角上扬得更厉害了,眼睛也是带着笑容。九爷,十三爷尽力绷着脸,可是肩膀抖动得厉害。十爷居然笑得扶住了窗柩,生怕笑得掉下来。十四爷更是过分之极,竟学了我的样子拍起手来笑不停。他们不是都回府了吗?怎么还在这里?而我此刻唯一知道的是:这下,我惨了。
我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回到院子的,只知道后来姐姐吩咐我到厅堂吃饭,叮嘱我,今天吃饭人多,要注意守规矩,别让人笑话了贝勒府去。
我也不知道是如何用完膳的。我只知道当我去厅堂的时候,阿哥们全在,除了八爷依旧朝我友善的微笑外,其他阿哥都是幸灾乐祸的表情。四爷没有出声,仿佛一切尚未发生,神情自若的招呼大家上桌。姐姐更是蒙在鼓里,一个劲地劝我多吃点,并形容我吃的米粒可以用数来计算了。
当晚,四爷是留宿在我姐姐屋里的,留宿前还特意和姐姐进了我屋里,告知我明天开始要请教养嬷嬷教导我进宫事宜,规矩多,没有个把月是学不齐全的。我也深知最近的行为举止有欠小姐身份,便显得低眉顺目的样子道了谢。姐姐则诧异我何时变得那么温顺,要知道前几日和我提这事时,我还笑嘻嘻地胡诌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四爷没有说话,只是用眼睛冷冷地盯了我许久,最后视线停落在书桌上不曾送出的楠木镇纸上。姐姐和他一前一后的离开,四爷在踏出房门最后一步的时候,竟又转头过来望了我一眼。心里有鬼的人,譬如生怕被严厉责罚的我,被看得是心惊肉跳,冷汗直冒。
后来的几天,我则充分体验了姐姐和四爷的良苦用心,姐姐倒是真担心我入宫行差踏错,郑重嘱咐嬷嬷尽心教我。四爷估计是借机打击报复我欺负他侧室的行为,特意找嬷嬷问了下这几日我的学习成果。按道理,四爷是不会管内院的一切事宜,只是这次,让姐姐又在我耳边唠叨:“四爷交待了嬷嬷,要好生训导你学习规矩。虽然府里治家严谨,但宫里不比府里,一个小错就有可能掉脑袋。你可要好好体会四爷的良苦用心啊。”
五,出丑—康熙四十二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