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面!”
“老千岁请放心!”韦贤妃欠身说罢,便带着一行随从,快步疾走。
游总管眼珠转了转,忙抱着小匣子,紧紧跟在了韦贤妃的身后。
赵王元承宣在魏帝驾崩的消息传出之后,算是在众人中哭得最发自内心的一个。
他亦是被元幼祺抱着顾蘅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以及元幼祺腰间的天子佩剑惊住了。
他与元幼祺情分很深,对元幼祺的了解亦比旁人更深,他直觉元幼祺的状况很不对劲。加之他是上过战场的人,正经见识过死人的样子。他又年轻眼尖,顾蘅的脸在他的眼前一晃一过,他便意识到顾蘅已经快不行了。
虽然他怎么也想不出在顾蘅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是联想到元幼祺对顾蘅的在意,元承宣再也待不下去了。
他凝着勤政殿的殿门迟疑了一瞬,终是朝着勤政殿磕了一个响头,便跳起身,直追韦贤妃一行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 所以,你们知道小元要干吗了吧?
七哥是好人,真正的好人。
关于上一章,有必要说一下——
小元为什么那么气韦家,包括和韦舟扬那么说话?
是韦勋朝他儿子使眼色在先。
韦勋为什么使眼色?
因为在这之前魏帝把两位王爷和两位老臣召集了进去,写了遗诏。文中也交代了,不仅是传位给元幼祺的遗诏,也点出了还有一份遗诏是封顾蘅为皇后,也就是以后顺理成章地成为太后的遗诏。
所以,韦勋才会那么紧张,才会指使韦舟扬去阻拦元幼祺。
但是,韦舟扬只是个普通武将,这种事他没有资格做。连两位老王爷都没有阻拦顾蘅,说明他们是默认了顾蘅就是未来的太后的。
落在小元的身上,这与是否在乎亲情无关。小元是韦贤妃养大的,她也是储君,是韦舟扬的主君。韦舟扬此举无疑是逾矩了,而且韦家的手无疑伸得太长了。
魏帝后来又为什么拼死拼活地想够那个放遗诏的小盒子?除了怕皇位落在元幼祺这个女子的身上,更怕的是,顾蘅成为太后,江山都被顾蘅控制。
而这第二份封顾蘅为后的诏书,以后也会提及,在此是一处伏笔。
解释这么多,如果还有疑问的,欢迎讨论~
总之,还是本文开篇时候坐着菌经常提到的那句话,请注意细节。
☆、第九十一章
燕来宫中。
元幼祺抱着顾蘅,偎坐在寝殿榻前的地砖上。
“回来了……阿蘅,我们回来了……”她轻喃着,低头用自己的额头去触顾蘅的。
顾蘅的体温正在急速地消失,她的脸颊是冰凉的。
元幼祺哽咽着,不让自己哭出声来。从她眼中涌出的泪水,蹭在了顾蘅的肌肤上,那么烫,也无法暖回顾蘅来。
顾蘅的神魂,已经不知在忽明忽暗的渊薮中徘徊了几个来回,却仍苦苦地挣扎着,不肯松开那口气。
弥留的她,似乎听到了元幼祺的呼唤。
“言……敬言……”顾蘅的声音很细,细得不努力倾听,都会被忽略掉。
元幼祺听到那声“敬言”,心脏像被利爪狠狠抓过,裂成了再也拼不完全的碎片。
顾蘅吃力地凝光,却怎么也无法看清楚面前的元幼祺,只有那双琥珀色的瞳子,在牵引着她的灵魂,却到不得彼岸。
&n
第137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