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眉。
这个年轻的女子,她是有印象的。
作者有话要说: 阿蘅要吃点儿苦头了~
☆、第一百五十九章
同一时间,宫中。
元幼祺步出了启祥宫,没如常乘辇,而是信步往东南方向踱去。
唐喜紧随在后面,见皇帝越走越远。他扭头瞧了瞧缀在五六丈之外的御驾仪仗,又偷眼瞅了瞅皇帝明显不悦的神色,那句“陛下,这不是去勤政殿的路”生生被他吞回了肚子里。
龙颜不悦,还是小心行事吧。
元幼祺走了一会儿,抬头,隐约看见了远处景宁宫殿脊上的铜兽。她于是顿住了脚步。
唐喜也忙向身后的御驾仪仗挥了挥手,示意他们也停住。
他自己则仍如往常一般恭恭敬敬地侍立在皇帝的身后。
元幼祺怔怔地盯着那面目凶狠的殿脊兽出了会儿神,突然问唐喜道:“你觉得周美人其人如何?”
唐喜一愣,不明皇帝所指,赔笑回道:“周美人性子和婉,待下人们很好。”
“性子和婉吗?”元幼祺不置可否地微微摇头。
唐喜没做声。
皇帝是主君,问自己后宫中的妃嫔如何,自己当然不能真的评价如何如何,只要给出一个中正不偏、不引人多思的评价就可以了。
只听元幼祺又似自语道:“待下人好倒是不错,至于这性子嘛,呵!且看着吧!”
她说罢,忽的“咦”了一声,笑看着唐喜,道:“前儿谭氏那厮说你与那慧蓉……哈哈,朕瞧着你们也颇登对啊!”
唐喜登时苦了脸,“陛下别打趣奴婢……”
皇帝能开起自己的玩笑来,说明心情便是好些了。唐喜略松了一口气。
元幼祺歪头看着他,又笑道:“朕瞧着那丫头性子不错,你若当真喜欢,记得告诉朕。”
唐喜一张俊脸扭曲得更厉害了,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接这话茬儿。
元幼祺却已经笑意盈盈地快步朝前走去了。
唐喜连忙跟上。
眼见景宁宫越来越近,高大的宫门已经隐约可见。
元幼祺忽的再次驻足,吩咐唐喜道:“你立刻去寻梁少安,传朕口谕,就说让他照着朕之前吩咐的去办。”
顿了顿,她又道:“没有朕的吩咐,景宁宫中,不得有没干系的人放进来。”
皇帝突然严肃起来,像是要办某件大事的样子。
事涉景宁宫,便必定与风贵妃有关……唐喜的一颗心提溜了起来。
但皇帝的意思很明确:此事梁少安知道该如何做,与他唐喜并没什么关系。
如此,最明智的做法,便是老老实实地替皇帝守在景宁宫外,不许放闲杂人等进来。当然,唐喜清楚,皇帝给自己留着面子没明说——
自己又何尝不是那个,闲杂人等?
唐喜想得开,立刻奉命传口谕给梁少安去了。
元幼祺则看着景宁宫的大门,心中幽幽叹息一声。
因为有皇帝的吩咐,风柔虽被禁了足,但是衣食等诸般用物都与过去没有任何区别。
后宫之中,皇帝独大,即使当初有谭绍儿、武琳琅之流存在,她们的手也伸不到景宁宫来。既有皇帝的特殊关照,又无后宫中的倾轧,内务司对于景宁宫着实不敢欺侮半分。
所以,风柔这段被禁足的日子过得并不算苦——如果,不算偌大的景宁宫中日日夜夜的空寂寥落的话。
风柔自幼是吃过大
第237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