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都没忘了步步算计。而韦舟扬,得知了韦臻被明旨恩准省亲之后,会是怎样的表情?
      韦舟扬马上就会明白,皇帝已经知道了韦勋病重的事,同时,太后也不是他们以为的站在了韦家的一边。
      接下来,他会如何做?怕是会绞尽脑汁继续谋算吧?
      就像刚才,费尽心机地打探天子微服行踪?
      元幼祺是不怕韦舟扬的,她甚至很有些鄙薄韦勋、韦舟扬父子。
      身为臣子,韦勋的算计太多了。诚然,他可以自以为是地认定他是在为韦家后世子孙和百年基业谋算,他也绝不会有谋朝篡位的打算。但是做臣子,不是他那般做的。
      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君臣分际不可逾越。而韦勋显然不这么认为,他内心里就没把皇帝当回事,无论是先帝还是元幼祺,包括元幼祺的继任者,都没被他放在眼里。
      不难想象,他为韦家铺下的路就是权臣之路,君弱臣强、君辅臣主,这就是韦家要走的路。
      元幼祺甚至能料想得到,若自己在位的时候,不将这根刺拔除干净,那么自己的继任者、继任者的继任者……将来大魏所有的天子,都可能成为韦家的傀儡。将来大魏皇权必定式微,可能是韦氏,也可能是旁的家族,成为大魏皇权的实际操控者。
      那是她决不允许出现的。
      韦舟扬下了朝之后就转头去了属衙。身为兵部尚书,他有充足的理由处置事务直到晌午。
      只是有一点让他极不舒服,这两日同僚看向他的目光,总让他觉得夹带着深意,让他如坐针毡。其中的原因,他自是清楚的。
      自那日天子明旨,恩准安妃回卫国公府省亲侍疾,朝堂上下一时间都知道了卫国公病重的事。试想,若非病重,何至于大费周章地让已经入宫为妃的亲孙女回来侍疾?这不明摆着让安妃有机会看到自己的亲祖父最后一眼,别留遗憾吗?
      何况,皇帝的旨意中明晃晃写着“恤怜卫国公一生为国为民”?他的父亲还没闭眼呢,皇帝就给盖棺定论了!
      想到这个,韦舟扬气不打一处来。
      更让他气的是,皇帝就这么刷下一道旨意来,而太后,自己的好妹子,竟连拦都不拦一下!
      太后早就被知会了父亲病重的事,皇帝竟能顺利刷下这道旨意来,可见太后的心思根本就是与皇帝一般的!
      韦舟扬一度对自己的父亲深信不疑,这次却第一次怀疑起自己的父亲是不是也老糊涂到见事不明了。
      所谓“百善孝为先”。对于韦舟扬老父亲病重之际仍不忘为国操劳这事儿,大多数朝臣并不认同。
      大魏不是只有他一个臣子,兵部少了他两日也不是运转不了,何至于弃老父不侍奉而流连不去?正如元幼祺当初颁下旨意的时候所构想的,此等情形之下,大多数朝臣都认定韦舟扬是恋栈手中的权力,生恐自己离了几日,手中的权力就会被分化出去。
      于是,除了韦氏的几个门生故旧还对韦舟扬竭力政事大加褒扬之外,旁的人的态度,几乎都是侧目不认同的。
      而韦家十余年来的势焰,亦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削弱。
      作者有话要说:  昂~小可爱们元旦快乐!
      新的一年

第327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