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昱该做的已经做了,最后饕香楼能否合二为一那就不是他该管的事了,一家饭馆而已并不需要太过专注于此。堂堂殿前司都指挥使为了一家饭馆合并事宜费心劳力,难免会被御史言官参一个疏职之罪。
宋仁宗对于庞昱还是很宽容的,看在钱的面子上对于那些奏折一直以来都是视而不见,但为了敲打庞昱每次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就会派人送到殿前司让他自行处理。
“这些该死的御史,闲的没事就知道盯着我!出去吃两顿饭参我的折子又是一桌子!有那个闲心去查一查八王爷险些被人下毒的事不好吗?”庞昱苦恼的说道
“殿帅,门外有一人自称严冬手持您的令牌,带着一位独臂大汉求见殿帅。”
庞昱一听是严冬心里顿感不妙,以严冬的性格除非遇到自己无法处理的大事一定不会让自己知晓。皱着眉头吩咐手下让严冬带人进来,双眼打量着这位失去右臂的大汉,此人脚下虎虎生风在这殿前司这么安静的环境下只露出了轻微的脚步声。
“老严,今天怎么有时间来殿前司找我了?这位好汉又是何人?”
“侯爷,不是严冬不识礼数,只是属下有件事想请侯爷出手相助。”
庞昱一听严冬郑重其事的来到殿前司心说一定是有大事发生,连忙说道:“有事你说,不必如此。”
“侯爷,这位乃是家父好友,二十年前被江湖人称为落叶刀的朗云前辈。因为朗前辈要状告的人身份特殊,没办法大摇大摆的前往开封府击鼓鸣冤,严冬自作主张来到殿前司还请侯爷降罪。”严冬躬身行礼恭敬的说道
“这倒是不必,朗云前辈你若是想要跟我说那就说好了,如果不想我会为你引荐开封府包大人。”
“侯爷,草民朗云要向侯爷提告十八年前的一件冤案。此案涉及皇家之事,草民情非得已请动了严家的子弟助草民引荐。草民要状告的是受封康王,当今圣上的十一皇叔,赵德刚!”朗云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恭敬地说道
庞昱听到康王赵德刚的名字也明白了为什么这个人非要来找自己,而不是想尽办法前往开封府衙寻求包拯出手了。说到底还是当年京东王拿自己的鲜血给鱼鳞紫金刀开刃的而产生的作用。
“王爷啊,王爷,你走了还要给我庞昱上一课。”庞昱摇头苦笑的说道:“也罢,国法之前不分尊卑贵贱,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朗云,你且将冤情说来,若是属实本侯为你申冤,要是被查明是诬告你怕是活着走不出这京城了。”
朗云将十八年前的那桩冤案娓娓道来,十八年前有一位安邦侯爷名为邓宁,他身为河东路都转运使,为官多年尽职尽责从不敢怠慢。可有一天,康王赵德刚带兵包围了安邦侯府,说由于邓宁勾结江湖势力意图通敌造反,奉皇上旨意前来捉拿。邓宁听闻康王乃是奉旨捉拿自己,命令侍卫放下武器不得抵抗,邓宁一家惨遭灭门。
“这件冤案,唯有侯爷和包大人才能替他平反。侯爷当年对朝廷忠贞不二,草民愿以性命担保。”
庞昱习惯性的眯了眯眼睛,倒不是说自己不敢去查这桩案子,只是朗云言之凿凿却拿不出实际证据,此事又关乎到皇家还不得不办。可当年康王赵德刚乃是奉先皇的旨意捉拿邓宁,他也不能把先皇从皇陵里面刨出来询问当年实情。
而且根据自己记忆所知,这康王赵德刚乃是先皇和八贤王之弟,一直住在城外从不过问朝政连入京的次数也极为有限。没想到这人竟然还办过这种大案。凡朝中重大案件都有案卷记录所查,可像这种十八年前的案子能不能平反还真不一定。
“朗云,当年你并不在场又怎么会知道当时的情况?此事又与你何干,你与邓宁又是什么关系?”庞昱试探道
“当年侯府里的卫士仆役并没有受到牵连,是他们事后告诉我的。草民当年与邓侯爷以朋友论交,不过侯爷未勾结江湖势力反倒是江湖朋友对侯爷敬重有加。”朗云回答道
“朗云,你如今在哪里居住?”
“草民住在悦来客栈之内。”
“本侯查明情况属实后就接下你的案子。老严,送他出去。”
庞昱请严冬带朗云出殿前司,继续处理桌子上的公务,像牵扯到皇家之人的案子的案卷一般都在大理寺内保存。可当年由于京东王赵怡的案子与大理寺卿吴明闹得很不愉快,而且未见得大理寺的案卷中有什么线索。因为牵扯到皇家子弟的
第149章 十八年前的冤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