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要死了。”
李新霁语气很平淡,谈及死亡如清茶淡饭。
气宇轩昂的男人从奏折中抬起头,打量李新霁身体上下几眼,看出他说的是真的,“爱卿不再抢救一下?”
李新霁轻轻笑了笑,“陛下说笑了。”
“阿烈近日颇有所得,你可以去试试。”
“多谢陛下好意,臣活至此,已经满足了。”
仲威看李新霁神情知他意已决,“好吧,爱卿临终有何事?”
“臣曾答应公主,生同衾,死同穴。请陛下派人向太后一问。”
仲威挑眉,关于李新霁和荣乐之间的那堆事儿,他也略有耳闻,荣乐爱的要死要活,太后这个当娘的恨不得把李新霁再杀一遍,能愿意两人合葬?
李新霁静静等待着,问话的人回来了。
“太后娘娘同意了。”
……
李新霁是家中庶长子,生母早逝,嫡母膝下无亲生子,对李新霁这个的庶长子颇不顺眼,私下多有苛刻。
李新霁虽是庶子,但是李父唯一的儿子,嫡母只敢搞些衣物缺减的小动作,不敢伤其性命,李父对此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李新霁自有聪慧,敏而好学,年方十岁,参加县试,为案首,后参加府试,为案首,院试又为案首,始得小三元,天才之名初闻。
李父大喜,他不过一个举人,屡试不第,在偏远乡县任官,李新霁再考过乡试也就成举人了,年纪如此小前途不可限量,严厉遏制嫡母小动作,不再放任自流漠视,开始对李新霁倍加关怀。
嫡母本来小动作被李新霁化解没造成多少伤害,自李新霁成为秀才后,不敢再苛待,俨做一副慈母相。
父慈母慈,府中下人见风使舵多讨好,这是李新霁第一次感受到权势带来的变化,虽然只是小小秀才之势。
备受追捧,他没有因此骄傲自满,静下心来读书,十五岁中举,为解元。
然还未来得及大肆庆祝,李父牵扯进贪污腐败案中,证据确凿,斩首抄家,未牵连家眷,嫡母带女儿回娘家,家仆离的离,走的走,李新霁自此孤身一人。
大仲没有罪臣之子不得参加科举的明文要求,但李新霁这样的情况要继续参加科举需五位举人同荐,且他需为其父守孝三年。
李新霁自觉见识所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远离家乡,四处游历,游历途中偶得一份武功秘籍,天赋异禀,武功一日千里。
遇见荆王是一次偶然,彼时李新霁学识阅历略有所得,两人相见恨晚,一见如故,文韬武略,文采学识交流愉悦。
荆王邀约同行,以礼相待,李新霁欣然而往,过数月,荆王坦言告知他派人调
第284章 李新霁番外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