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曹操精锐的虎豹骑部队,《三国演义》1里几乎没有提及,倒是《三国志》里有所记载。
先虎豹骑的统领历来都是曹氏将领,比如曹纯、曹休和曹真。大家都知道曹操信任曹氏将领,虎豹骑历来由曹氏将领统帅,由此可见其重要。《三国志·魏书》说:“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人将补之。”其精锐可见一斑。关于虎豹骑统领,根据《三国志卷诸夏侯曹传》可知比较有名的共有八人,也称为八虎骑。即曹仁曹洪曹纯夏侯惇夏侯渊曹真曹休夏侯尚。
后我们再来看看虎豹骑的战绩。先是建安年南皮之战,战场上杀死袁谭;接着又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时,战场上斩下乌桓单于蹋顿的级;建安十三年,长坂坡之战击破刘备;建安十年,大破以马超为的关西军团;建安二十三年,下辩击破吴兰。
据《后汉书》曹操的军队高指挥机关叫“霸府”,军队分三部分:央军、地方军、屯田军。地方军是州郡的守军,屯田军是边防军。央军分内外两军,外军实际上是驻守外但受曹操直接指挥的,军称武卫营,是京城及皇宫的禁卫军,是曹虎豹骑
操的直属部队,通常10万左右。军的军就是虎豹骑,是核心的精锐,一部分保卫曹操及霸府,一部分常年留守皇宫,统领多由曹操亲属统领,称领军将军,曹仁、曹纯都当过虎豹骑的领军将军。例如《魏书夏侯曹传第》说曹纯“初以议郎参司空军事,督虎豹骑从围南皮”。其他资料也很多,这个虎豹骑的确是存的,而且肯定是曹操强的军队。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曹操是有这么一支精锐骑兵的,称其为“虎豹骑”是因为他的战斗力极强,作战时像虎豹一样勇猛。虽然史书记载不多,《三国志》只《武帝纪》和《诸夏侯曹传》有过记载。说他是曹操的精锐部队是有依据的,据《三国志》裴松之注记载,《魏书》说:“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人将补之。”可以看出,这支部队的成员皆是里挑一,夸张一点来说,普通部队可以担任将领的人“虎豹骑”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士兵,可以想象一下他的战斗力之强是三国部队顶尖的。
虎豹骑”的统领历来都是曹氏将领,据《三国志》记载的仅有曹真、曹休和曹纯。曹操派自己信任的曹氏将领来担任虎豹骑的统帅,可见其曹操心目的重虽然关于“虎豹骑”参加战斗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仅有的一些材料看到虎豹骑的战绩。先是建安年,与袁谭的南皮之战,曹纯“督虎豹骑从围南皮”,“急攻之,谭败。纯麾下骑斩谭”,袁谭死于曹纯所率领的“虎豹骑”之手。其二,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时,又是曹纯率领“虎豹骑”战场上斩下乌桓单于蹋顿的级。其三,建安十三年时,曹纯“从征荆州,追刘备於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也就是说,长坂坡之战长途奔袭打败刘备的也是“虎豹骑”。其四,建安十年,曹操与马超作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击破西凉马超军团的还是“虎豹骑”。有人说,建安二十三年,曹洪、曹休下辩击破张飞和吴兰时,也是率“虎豹骑”出击的,虽然曹休统率“虎豹骑”,但史料的记载看不出这一仗曹休以“虎豹骑”进攻,但我推测可能性很大。从“虎豹骑”的战绩我们可以看出,几乎每一场战役,曹操都是关键时刻投入“虎豹骑”,而且这支部队参与的战斗几乎都是硬仗。例如,南皮之战其实打得是很艰苦的,曹操曾经想放弃,是曹纯坚持急攻,方以“虎豹骑”取胜,可见这支部队的攻坚能力。另外,北征乌桓和追击刘备于长坂时,这支部队是经过了长途奔袭后的攻击,追击刘备是“一昼夜行三里”,可见他的机动力和战斗力之强不是一般部队能比的,就连擅长马战的西凉马超的军队也被其所败。所以我认为,这支部队是曹操当之无愧的“王牌军”。还有一件事可以证明“虎豹骑”的重要性,就是部队的统率曹纯死后,要选统领时,曹操却说:“纯之比,何可复得!吾独不督邪?”于是不再选统率,而亲自当了虎豹骑的统领,可见曹操对“虎豹骑”部队的指挥权是很意的,因为这是他的精锐之部队。要程,这是曹操的一支嫡系精锐,也可以算是曹操的“王牌军”。
“虎豹骑”部队的数量,史料没有记载,但因其是精锐部队,选拔困难,而且三国时期骑兵是很昂贵的兵种,组建这样的精锐骑兵,其花费应该为可观,因此数量不会很多,不然曹操也不会使用他时这么谨慎。但估计其数量是要多于典韦的“虎卫军”的,因为他可以单独作为一支部队战场上作战,因此笔者推测应该上万,但不会超
虎豹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