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章 筹粮[2/2页]

心如初时 盛小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老狐狸啊,一群老狐狸!”齐王暗道。
      “张老头,我修书一封,你去丁家走一趟可好?”
      “有什么好不好的,只要能解前方缺粮之危,别说是个小小的丁家,就算是阴曹地府老子亦去得。粉身碎骨老子都不怕,老子还怕啥?”张可久精神抖擞,说完,爽朗一笑。
      “诸位大臣辛苦了,今日就到这里,都回家吧。”齐王说道。
      四周人离去,烛火夜初静。齐王独自坐在内阁的椅子上,他叫来了冯悦。看着眼前的沙盘,怀念着以前纵横沙场的岁月,而今换了个身份,换作自己运筹帷幄,这感觉没以前好,以前虽累却是身体的累,休息一夜就可恢复过来,现在也累,却是心累,是会失眠的那种累,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前方激战正酣,想不想去前方?”齐王没有看冯悦,只是盯着眼前的沙盘,悠悠开口。
      “做梦都想,请王爷吩咐,万死不辞!”冯悦难以置信,自从跟着齐王后,还以为再难以回到魂牵梦绕的前方,一时间激动不已。
      “有一个差事,你若接了,就可以去前方,就是不知你敢不敢接?”齐王扭头看了冯悦一眼。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冯悦回答的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犹豫。
      “你准备准备,带上十个精明能干的手下,去代邑、常熟二地,征粮三十万担,然后,沿水路北去东门,再走陆路向东将粮草运抵寒山,到时你就留在寒山,听陛下调遣。”齐王指着地图说道。
      “你可先去代邑,那里的守备是盛子期,他曾是我的下属,战场受伤,退了下来,说起来你和他还有过一面之缘,我修书一封,到时候若遇到麻烦,可请他相助。”齐王想了一会儿,接着补充道:“东南两郡虽说富丽繁华,但人心狡诈,不用些手段,你怕是筹不来粮食,你可有什么主意?”
      “属下不才,倒有一计。”
      “说来听听。”
      “小时候在家听戏,一个地主老财掉进了钱眼儿里,整天琢磨着怎么捞钱,有一年,风调雨顺,庄稼收成好,这地主老财就宴请大家,说要庆祝一番,可他见乡亲们拿的谢礼太少就让家仆把门给关了,不让人离开,还到各家各户去要谢礼,不然不放人。”冯悦娓娓道来,显然他自己都觉得这个故事很不错。
      “有意思,有意思。”齐王顿时觉得眼前这个冯悦不仅武艺不凡,还很有主意,倒是可以好好培养一番,毕竟将来的天下还是要交到下一代手中的。
      “你明天就出发,冯家也在代郡,你到时可以回家看看。”齐王起身,准备回府。
      第一天上班,就这么累,他是万万没想到的,第一天上班,就找到了解决粮草的办法,他也是万万没有想到的,尽管一波三折,却也是有些意外之喜。
      翌日晌午,张可久气冲冲来到了内阁,还没进去就大骂起来,“好一个丁家,也太不给面子了,老子就借五十万担粮食,非但不给,还给我讨价还价,只给了二十万担,老子又不是不还,娘的,要不是前方战事吃紧,谁稀罕你那点钱粮,哼!”越想越气的张老头,暴脾气上头,一直骂了一路,直到进入内阁才停了下来。
      显然,几个老头对于这个结果,早在意料之中,若是换了别人怕是二十万担都借不来,还多亏了这个兵部尚书张老头,撒泼无赖,诉苦装穷,三十六计轮番上演,才死皮赖脸的舔来了这二十万担粮食,为了掩盖自己委曲求全的真相,还一路骂骂咧咧的回来,真是难为他一大把年纪,还要倒倒压箱底的演技了,连他自己都感慨社会不好混啊。
      冯悦轻车熟路,快马加鞭,用了五天时间就赶到了代郡,到了代郡他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带着齐王书信,求见了代郡守备盛子期,他二人都在齐王帐下效力过,只是盛子期跟齐王的时间早,冯悦是后来才跟的齐王,两人虽有一面之缘,却没有在一起共过事。
      两人一见如故,冯悦道明来意,借了二百士兵离去,不在话下。
      又两天后,冯悦走了,他没有回家,而是直接押着三十万担粮草沿河北上,只是他这一去,江湖上多了一个传说,一夜之间在代邑、常熟两地成为热谈,说的是一个地主老财宴请乡亲们的故事,(啊,呸,不对,从来。)说的是一个少年英雄打土豪的故事!

第4章 筹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