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0章 大嵩卫顺利拿下,红武军抚恤政策[1/2页]

我父皇是朱由检 天下无二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九月二十七的晨曦初显,代表着黑夜中血腥与杀戮的终结。
      当第一道充满希望的晨光,慷慨的投射在这座破旧,但还算宏伟的海边卫城,所有人都松下紧绷情绪,当然除了城头四分五裂,城下横七竖八的尸体。
      鹏帅坐镇城南迎恩门,刘平坐镇城东永安门,赵华坐镇城北翊清门,李秋生坐镇城西宁德门。
      一哨骑兵在城外警戒,一哨战斗工兵在回收四门“没良心炮”,东江哨帮着后勤哨拆除登城云梯和壕桥车。
      每个城门都有一哨老兵,四哨新兵严守城防,失去坚固的城墙后,方圆八里的大嵩卫城,犹如剥了壳的鸡蛋,失去了保护。
      李秋生可不是被动挨打型的指挥官,当时他在城楼废墟上,看到一片火把往西门涌来,立马安排一个哨战斗工兵主动前出。
      战士们爬上主街道两侧商铺房顶,等敌人集结大队准备反攻时,每人四枚,共计二百四十多枚的手榴弹,雨点一般扔进敌人队伍里。
      这一通好炸!城内真正的主力,近三百的家丁在街头上躺下一半,余者全部跑没了影。
      统领大嵩卫数十年的卫指挥使贾罗印,连一句遗言都没来得及说,被炸的肠穿肚烂,当场暴毙。
      可惜当场炸死炸伤二十匹多马骡,可把刘平心疼坏了,早上一口气喝了两大碗马肉汤。
      城内居民很是紧张,往日繁忙的早餐,今天没一个人赶上街头。
      直到新的统治者派出人手,四面合围中心开花,一个街区一个街区的清理。
      这时候才有家人未归的亲属,哭哭啼啼的到几处交火处,寻找家人尸骸,收殓后安葬。
      整场夜袭战,大嵩卫城死了近四百人,轻伤能跑的不算,重伤不能动的,都被补刀。
      占尽优势的龙骧营,居然还死伤三十多人,差不多报销了大半个哨,阵亡的不多,包括重伤不治的,共有六人。
      只有两个老兵牺牲,都是被敌人乱射的鸟铳或弓弩射中要害。
      其他四个牺牲者都是新兵,第一次参加夜袭过于紧张,有过护城河拥挤落水淹死的,有从城头失足摔死的……
      伤员基本都是足部扭伤,黑灯瞎火,举着火把,深一脚浅一脚,地上的坑洼看不清,好在伤的都不算重。
      天亮之后,赵华安排人从城内棺材铺找了六具棺木,牺牲者遗体收殓后,搭建灵堂。
      鹏帅亲自焚香祭奠,停灵一日后,明日在城外寻一处背山面海,风景秀丽之处建立忠烈祠,统一安灵。
      红武军成军以来的牺牲者,都是就地安葬,灵牌统一设在登洲水城蓬莱阁上,有伤残老兵专人负责供奉。
      当然,牺牲者的家属,如果有的话,将会收到一笔,相当于其服役三年总薪俸的抚恤金,一次性发放到手。
      也就是说,哪怕只是新兵,也会按照正规士兵二两一个月的军饷,一次给足七十二两银。
      而且军属家的地十年内免除一切粮赋,所属地百户还要派人协助耕种和收获。
      所以,红武军的传统,“蓬莱阁见”就是死战之时,有我无敌!
      草创之初,各方面条件有

第140章 大嵩卫顺利拿下,红武军抚恤政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