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天明正在里屋洗刷碗筷时,忽然这时屋外传来一道女孩声音。
“小石头,在吗?”
“小石头,在吗?”
声音悦耳动听,好似黄莺鸣叫,从门外庭院中传来。
石天明放下碗筷,打开木门,发现庭院门前,正站着一个漂亮女孩,黑色短发披落至肩头,额前细碎的刘海儿也收拾的干净利索,小脸蛋红扑扑的,还喘着气,似乎是刚跑过来的。穿着小红袄的姑娘双手放在嘴巴两侧,呈现喇叭状,朝向青色木屋,正大声喊着呢。
小姑娘一见到石天明,黑色的大眼睛就放出了亮光来,同时一边说还一边拉着天明手往木屋里面走,去找书袋。“小石头,快收拾书袋,赶去学堂。”。
石天明有点疑惑,抬头看了看天空,此刻,太阳还是正值高空,明显还是正午,还未到未时,距离下午上学堂的时间,明显很早。疑惑道:“小丫头,现在去,时间有点早吧。”
“今天不同,”小姑娘一手抓着石天明,同时进入木屋,在石天明的卧室寻找书袋,“今天有大事情,要早点去,其他人估计差不多都接到消息了,小石头,你家离学堂有点远,所以要早点去。”说完,白德雅拉着石天明的手就往外走。
这一刻画面看上去,两个孩子之间拉拉扯扯,是极其有趣的一件事情。
小姑娘比石天明更焦急,而且,小姑娘焦急起来,满脸红彤彤,十分俊俏,惹人可爱。
小姑娘名叫白德雅,今年九岁,是石天明的同年级同学。是上一任村长的孙女,现任村长的女儿,天生淘气和捣蛋的性格,加上老村长的宠爱,更加助长了小丫头嚣张气焰。
村子里的学堂实行四年学业制度,即要在学堂学习四年,当然不是强制学习的。每一年都是一个年级,石天明现在读了第三年,是三年级。
石天明读书读的晚,七岁才读书,一般孩童六岁读书。所以和白德雅一个年级。学堂分成四个年级,由于村子孩子并不多,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
学堂人不多,就只有四五十人,平均每个班只有十多个孩童。主要涵盖村子里五岁到十二岁的孩童。在大一点的孩童,已经不读书了,去学一门手艺维生。
学堂位于村子最东端,也就是大木山的山脚下。学堂主要有两位授课老师,一位年纪大的老人,有点爱占小便宜,为人还有几分刻薄,姓石,大家叫他石老师,私下叫他石老头。
另外一个老师,姓白,是个中年很严肃,不苟言笑,但是见识广泛,大家叫他白老师。石老头带一二年级学生,白老师带三四年级学生。
学堂分为上午学堂和下午学堂,各为一个时辰,学堂只有两间大教室,所以分时上学,分时上课,一三年级学生早去上课,早点放学。二四年级学生晚点去上课,晚点下课。因此,石天明每天要上两节课。上午学堂的课要早早的去,下午学堂的课也要早早的去。
这时,石婆婆从外面回来,刚刚石婆婆去把以前欠村子里的白大夫的钱给还了,回家迎面撞上看见白德雅正拉着石天明的手往外赶这一幕。
“孙儿,干什么去呢?”石婆婆看着面前这一幕,两个孩子手拉着手,一起往外赶。
满脸焦急,脸色通红的白德雅正一手拉着石天明的手,一手拿着孙儿的书袋,匆匆忙忙往门外走去。
白大夫是村子里的唯一大夫,年纪六十多岁了,但是医术不凡,村子里的人有点大小的症状都去找白大夫,白大夫一般都是药到病除。
石天明因为从小病症不断,就常常往白大夫那里去跑,幸好白大夫宽宏大量,允许石天明多次赊欠药材费用,等到有钱时再归还。
白德雅看到面前的石婆婆,正拄着拐杖,一双浑浊的眼睛正意味深长的看着面前两个拉着手的小孩子。
白德雅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一只小手拿着书袋,另外一只小手抓着小石头的手。让石婆婆瞧见了这一幕,赶紧放下拉着石天明的手,拿满脸娇羞的低下了头,低头小声道:“石婆婆中午好”,说完这句话,小脸上更加红了,不知是羞的还是急的,或许两者都有。
“婆婆,有重要事情要宣布。德雅妹妹叫我赶快去学堂。”石天明尴尬地解释。
“嗯,快去吧,记得路上慢点。”说完,石婆婆绕开二人,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往屋里走。石天明回头看婆婆平稳的进到木屋中了,才跟着白德雅往学堂方向赶去。
石天明家住在村子最西端那片竹林那里,到学堂,几乎要横穿整个白石村。所以要费一刻钟功夫,才到学堂。
在这走向学堂的过程中,石天明从白德雅口中也大概明白去学堂是什么事情要宣布,
第二章 灵术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