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京哈线已完工,但是同治皇帝的胃口是相当大的,除了已让美方承接的京广铁路外,同治示意总理衙门表达自己还想让其来修筑北京至乌鲁木齐段的铁路,一来是加快自己国家的铁路建设,二来也是进一步表达两国的友谊,(虽然这种友谊并不会太长久)这让承接京广铁路的两家公司很是为难,虽然美国现在处于资本扩张时期,但毕竟经过南北战争后国内的铁路也破损严重,而且美国国内也在快速的兴修铁路,每年以至少6000公里的速度修筑铁路,(但国内线路多是平原,而中国的地形多是山地和山丘,施工比美国的难度大了许多)两家公司在承接国内的合同时已经相当的力不从心,又承接京广线已让这两家公司有些不堪重负,如果硬要承接则国内的铁路将延期完工,这在重视信誉的美国社会是绝对犯的低级错误。因此两家公司均表示无力承接,必需得等到京广线完工时才可以考虑京乌线的修筑。但是对想大跃进的同治来说时间是慢不得的,他不可能等个五六年再修另一条,他要两翼齐飞,他让李海找一下其他各国的领事看看哪个国家有此实力,李海的效率还是蛮高的,只两天就有了消息,英国可以帮忙修路,不过价格有点高的高谱,法国也有意帮忙,不过价码也不比英国低多少,(法国可能是急需用钱来让德国兵从自己领土上撤走)其余的如比利时、西班牙等国均表示无力承缆,只有德国公使答应了中方的请求,而且价格很合理,不过他们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开工,因为这条线路的地形比较复杂,他们至少需要10个月才能确定路线,而且他们还可以提供全套的炼钢设备和制造机械的设备,当然这些都需要中方拿真金白银来换,李海负责本次机械的运送,他还带了几个懂机械的留学生一同前往,他算了一下,把这些设备从德国运回中国也得近半年,第一批的留洋学生已其本回国,除了少数在国外继续研习的以外,其余的留洋学生回国后都去了南方的纺织厂和毛瑟兄弟主导的枪炮厂,还有一半的人在京待职,这回他们可派上用场了,除了几个随李海去德国外,其余的人全部充当新建的技师学堂的教师,由朝廷发给薪俸,为国家培养人才,这些人自然是教的很卖力。同治还亲自去了学堂几次,学堂的学生比他预计的要多,这正是他所期望的。
中国的邻国日本也没闲着,他们做的比中国还要彻底,因为他们拥有一个比中国还好的国际环境,使得他们可以放手一搏,中国的太平天国叛乱不但推动了日本倒幕维思想的形成,同时也为日本的维新运动创造了较为有利的国际条件。这主要表现在太平天国革命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力量,减轻了对日本的压力,有利于日本通过维新改革摆脱民族危机,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英、法、美、俄等西方列强正觊觎着日本。美国舰队两次来日本,强迫幕府开国。英、法、俄舰队也在日本沿海附近游弋角逐,并争夺对马
第五十六章 清日赛跑(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