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一百一十四 南宁国现状[1/2页]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江湖无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随着承天府建都的消息传播,由海外而来的海船也是日益增多,哪怕夏天风高浪急,也有海船趁隙而来。
     此时,一艘海船缓缓靠近码头,正在等候的牙人们看见是南宁国旗号,立刻失去了兴趣。
     这几年,南宁国来的货物多是金银铜铁,要么就是皮革筋弦,都是直接上供朝廷的,并不发卖民间。
     船只靠岸,一人跳上码头,叫道:“南宁国乌木,质比紫檀木,还有香料,有没有来看的?”
     哗啦,一群人围了上去。
     因为朝廷免徭赋轻税收,民间日益富庶,对香料的需求极速增加,似乎没有穷尽一样。
     见牙人都围了过来,史津叫道:“安静,此次随船来的有胡椒、肉桂、豆蔻、茴香、丁香等,总计三百石,另有乌木三百方,感兴趣的找地方详谈!”
     立刻,牙人们簇拥着史津进了一家酒楼,详细谈了起来。
     香料好说,价格一直比较稳定,根据成色定价就好,乌木的话第一次见,要鉴定一二。
     史津要有预料,因此取了样品让众人看。
     “外白内黑,质地紧密,好木头。”
     “就是不知道耐腐如何。”
     “看颜色,即便不上漆也可以做寿棺。”
     众人议论一阵,看向史津,问起价格来。
     “各位,其不次于檀木,因此要价四百足贯一方!”史津话音刚落,立刻引发了一阵骚动。
     这可是上好檀木的价格。
     “诸位!”史津叫道:“南宁国气候炎热而多水,乌木无论土里水里,可保证百年不朽,不值得这个价么?”
     “果真如此?”众人将信将疑。
     史津回道:“南宁国对外用兵一直未曾停歇,经常发现土王墓葬,其棺材皆完好无损,足见其耐腐。”
     “若是如此,倒是值得这个价。”
     “只是难以验证。”
     “再看看,南宁国以此为产业,必然量多。”
     众人议论纷纷,难以下定决心。
     乌木色黑,天然就是做棺材的好材料,按照当下人对身后事的重视,如果真的百年不腐,四百贯一方确实是可以的。
     只是这玩意口说无凭,谁能百年后再把棺材刨出来看呢?看书喇
     “诸位,若是无人出价,我便送入宫中孝敬太皇太后了。”史津说完起身,往城里行去。
     给新产品拓展销路,还有比皇家更加适合的?所以史津要去找自己实际上的主人宁王赵小三,让他把这批木头献给皇帝和太皇太后。
     皇帝年轻力壮,没有三五十年用不着,太皇太后可是七十岁了,该准备棺材了。
     其实谢道清的棺材早就准备了,只是被元军给押去了大都,原来的豪华棺材也被没收了,如今回来不久,还没来得及准备新的。
     升官发财嘛,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不忌讳这个,正好让宁王表达孝心。
     如今宁王十一岁了,有了自己的独立的院子,史津等到中午见到了赵小三。
     把事情说了后,赵昺当即拍着胸口应下,然后屁颠屁颠去找皇帝哥哥。
     “香料乌木产量如何,可能成为南宁国经济支柱?”赵昰问道。
     “产量颇丰,可与制糖

一百一十四 南宁国现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