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75章 锦缎里的刺[1/2页]

梦幻旅游者 孤标傲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荣国府的清晨是从一碗粥、几碟小菜开始的,规矩却比那粥熬得还要稠密。
     王夫人到的时候,贾母已在上首坐定了,正就着鸳鸯的手漱口。晨光透过细密的竹帘,切割成一条条斜斜的光带,落在乌木镶螺钿的圆桌上,空气里浮动着熬得恰到好处的米香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老太太屋里特有的沉水香气。
     王夫人敛衽,垂首:“给老太太请安。”
     贾母“嗯”了一声,目光在她身上停了不足一息,便转向身旁的宝玉,立刻柔和下来,像拢了一层暖雾。“快来,我的儿,昨夜睡得可踏实?瞧着像是又清减了些。”她拉着孙子的手,上下端详,仿佛几刻不见,就受了天大的委屈。
     王夫人安静地在下首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坐下。银筷冰凉,贴合着她指尖的温度。桌上是例常的清淡小食,一碟酥酪凝着诱人的奶白光晕,恰摆在贾母手边。
     用饭无声,只闻细微的碗箸轻碰。贾母吃得不多,略动了几筷便搁下了,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将那碟没怎么动过的酥酪自然地推到宝玉面前,脸上漾开慈和的笑意:“这个好,克化得动,我们宝玉爱吃这个。”
     那声音不高,却像一枚小针,猝然刺入王夫人的耳膜。她捏着银箸的指节下意识收紧,凉意沁入皮肉,泛出青白的颜色。前天,她刚特意嘱咐过小厨房管事的,宝二爷近来脾胃弱,生冷黏腻的,一概要仔细,尤其是这酥酪。话才落地两天,就被老太太当着满桌人的面,轻飘飘一句,全抹了去。
     宝玉笑嘻嘻谢了,拿起银匙便要舀。
     王夫人的喉咙发紧,像被那团无形的棉花死死堵着。她抬眼,飞快地扫过贾母含笑的脸,那笑意只落在宝玉一人身上。她嘴唇微动,最终却什么也没能说出口。她是母亲,是这府里的正经太太,可在儿子的饮食冷暖上,她的话抵不过老太太一个随手推碟的动作。
     这顿早饭,她吃得食不知味。酥酪的甜腻气味混着沉水香,闷得她心口发堵。
     这种无力感,并非头一回。它像跗骨之蛆,缠了她几十年。记忆不受控地翻涌起来,最鲜明的那根刺,竟是宝玉抓周那日。
     满炕的物件,笔墨纸砚、金银锞子、官印令牌,熠熠生辉,寄托着贾政与她这个做母亲的、乃至整个荣国府的期望。那胖乎乎的小子爬过去,左看右看,小手一挥,竟精准无误地抓住了一盒鲜艳的胭脂,咧开没牙的嘴笑得欢实。
     贾政的脸当场就沉了下去,铁青得吓人,厉声喝道:“孽障!将来酒色之徒耳!”抄起戒尺便要打。满屋的喜庆瞬间冻结。她吓得心胆俱裂,刚要扑上去护,贾母却已先一步将孙儿紧紧搂在怀里,用身子挡着,声音比贾政还高还亮:“做什么!孩子家知道什么!不过是个玩意儿,也值得你这样喊打喊杀?吓着我的宝玉,我可不依!”
     她当时就僵在一旁,看着婆婆把儿子护得严严实实,听着那满是宠溺的维护之词,喉咙里的那团棉花又出现了,塞得她呼吸艰难。她眼睁睁看着儿子在“不学好”的路上,被祖母用“疼爱”的名义,纵容着迈出了第一步。她这个生身母亲,倒像个彻头彻尾的局外人。
     这府里,哪个不是人精?老太太屋里的猫儿狗儿都比别处的更体面些,何况是人。贾母拨到宝玉房里的晴雯,生得一副风流灵巧模样,眉眼间自带一股傲气。针线活是好,可那脾气……王夫人不是没听过风声。摔帘子、甩脸子、指使小丫头们干杂活,自己只围着宝玉转,甚至敢把宝玉的贴身小衣丢给小丫头洗。
     王夫人寻了由头,叫来晴雯,试图敲打几句,叫她守些规矩。那丫头却把脖子一扬,眼波流转,声音脆生生的:“回太太,老太太吩咐了,说我手笨,别的不行,唯有这针线上还看得过眼,让我好生伺候宝二爷的穿戴,别让粗手笨脚的毛躁丫头们近了身,委屈了宝二爷。”
     一句“老太太吩咐的”,像一堵厚厚的墙,把她所有训诫的话都挡了回去,严严实实。有一次,晴雯着实张扬过了头,竟在院子里为一点小事厉声责骂小丫头,声音尖利,连路过院外的王夫人都听得一清二楚。她积压的火气再也按捺不住,当即进去,以“轻狂”、“不晓事”为由,罚晴雯在日头底下跪着思过。
     那是个闷热的午后,日头毒得很。晴雯跪了不到半个时辰,脸就晒得通红。王夫人坐在屋里,手里的佛珠捻得飞快,心却并未觉得痛快,反而悬着,一种熟悉的、预料到结果的憋闷攫住了她。
     果然,没过多久,贾母身边的大丫鬟鸳鸯就笑吟吟地来了,传老太太的话:“这日头太毒了,晒坏了孩子们可不是顽的。老太太说,让姐姐妹妹们都回屋里歇着去吧,别中了暑气。”
     话是对着满院子的人说的,眼睛却分明看着跪在那里的晴雯。明面上是心疼所有晚辈,实那根针,不偏不倚,正正扎在她王夫人的脸上。她的权威,又一次被婆婆轻描淡写地拂开了,连一丝痕迹都不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更让她心口发堵的,是那位娇娇弱弱的林姑娘黛玉。自打进了府,就成了老太太心尖尖上的肉,“心肝儿”、“肉儿”地叫着,待遇规格竟压过了迎、探、惜三春,真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王夫人冷眼瞧着,那黛玉模样是极好,才华也出众,可那身子骨……风一吹就倒似的,性情又敏感多思,常拉着宝玉一处嘀嘀咕咕,吟诗作对,眉梢眼角的的情意,藏都藏不住。这哪是能扶持宝玉走正途、光耀门楣的良配?
     她心里属意的是宝钗。自家姨甥女,知根知底,端庄稳重,行事大方,最是懂事体贴。若能亲上加亲,有宝钗从旁规劝引导,不怕宝玉不收心念书。她几次斟酌着词汇,想探探老太太

第275章 锦缎里的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