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93章 窑痕·陶声[2/2页]

破苍穹问天 沫凡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握着陶片往窑砖上轻敲:“‘窑,从穴,从缶,穴者,窑之形也;缶者,陶之器也——土成坯,坯入窑,窑烧陶,陶记字,字才不焦。”敲得越轻,砖面越亮,“缶”字的褐痕突然往砖下伸,像在找“穴”头的影,练字纸的湿痕跟着往窑砖下钻,钻到窑灰深处时,竟拽出团灰褐的影——正是“穴”头的字灵,被焦陶压得久了,影都发僵,一碰着“缶”字就颤了颤,慢慢往一块儿凑。
     老窑工突然往窑后跑——泥池边藏着个没烧透的旧陶模,模上刻着“坯”字,是当年他做陶坯时用的老模子。他抱着陶模跑回来,往窑砖边一立:“坯跟窑是伴!当年坯入窑,‘坯字的气能顺着火往窑砖上淌!”陶模刚挨着窑砖,“窑”字突然亮透了,“穴”头和“缶”字合在一块儿,釉光裹着暖往周围淌——塌了的窑口竟自己拢了拢碎砖,焦黑的陶坯往远处滚;老窑的灰晃了晃,露出底下的泥槽,槽上刻的“釉”字也透了点光,像刚被泥润过似的眨了眨眼。
     风从窑后吹过来,卷着陶土气往远处飘。吴仙抬头望,窑埂下跑过来几个半大的娃,是老窑工的孙辈,刚从新窑那边的泥坊跑回来,手里攥着新捏的陶坯,见窑砖亮了都停住脚:“爷!那字在砖上发光呢!跟你说的老早以前一样!”
     大的那个举着新陶坯往窑砖边凑:“爷说以前烧窑时,字亮了就好出陶——我们帮你扒窑灰!”娃子们蹲在窑砖边,用手捧窑口的焦灰,捧得越欢,“窑”字的光越盛,连老窑址上都浮着层淡青的光,像铺了条釉做的毯,一头连窑砖,一头连泥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吴仙站起身时,念归幡往老窑北飘了飘。幡面的星纹又密了些,指的方向更偏北——那边的风里没陶土气,却裹着点铜锈的腥气,像是有刻着字的古铜器在旧冶地沉眠。他知道,“窑”字的火脉续上了,老窑工和娃子们会守着老窑,把窑口补好,让字灵跟着窑火走,而他得往有铜锈气的地方去。
     老窑工从怀里摸出个布囊,囊里装着块窑底的活泥,递给他:“这泥是窑心沉的熟泥,老釉匠说泥里沾着‘窑字的气,能让铜上的字认火脉。你带着,往有旧冶地的地方走——要是遇着焦燥的字,就把泥往字边抹抹,泥一润,字就知道有人来接它啦。”
     娃子们也把刚捏的小陶哨串成串,塞他手里:“陶哨能引火脉,要是字灵怕铜锈冷,你就把哨给它们吹吹,说‘老窑的火都暖透啦,就等你们来歇脚呢。”
     吴仙把布囊和陶哨妥帖收进袖袋,握紧念归幡往老窑北走。走到窑坡上回头望,老窑工正蹲在泥池边和泥,娃子们围着窑砖捏陶坯喊“慢点儿”,“窑”字的光顺着窑埂往远处淌,淌过坡下的葛,淌过路边的棘,像条软乎乎的釉带,一头拴着老窑的陶,一头牵着坡外的路。
     风里的铜锈气越来越清了。吴仙摸了摸袖袋里的布囊,活泥是软的,却透着窑火的活——他知道,前面定有旧冶地的字在等,等活泥润气,等陶哨引脉,等把焦燥的气脉,一点点泡软回来。
     念归幡的星纹往北亮得更急了。吴仙迎着风迈开步,陶哨在袖袋里轻轻擦着练字纸,“呜呜”地透了点轻响,像在跟他说:“接着走呀……前面的字还等着润呢……”
    喜欢。
  

第1193章 窑痕·陶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