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许多时间,还整合下M甸的孟人,以及防备其它高地M族南下。
另一方面,则因为自信能够将帝国范围,延伸到任何一片陆地的蒙人,在攻灭大理国之后,
不久便对安南、占城等中南半岛国家,发动了全面进攻。
除占城、安南以外,之前因为有云贵高原D立政权缓冲,即南诏大理,
而从未进入中原王朝视线的M甸,也首次遇到了来自北方帝国的入侵。
尽管战争的结果,并没有影响M甸的D立,只是建立了朝贡关系,但遭遇攻击的M甸第一王朝,却因此陷入大分裂。
并导致很长一段时间,上缅甸为来自掸邦的泰人政权所控制。
公元1531年,孟人也在下缅甸纷纷复国,缅人的“东吁王朝”,重新统一缅甸,建立第二王朝。
史前的那些M族迁徙史,与后来历史的关系也不大了。
大家只需知道,在缅人、泰人这些后来M族南下之前,从伊诺瓦底江平原到湄南河平原,
再到湄公河平原的这片沿海低地带,都是“孟高棉民族”的天下就可以了。
这两个将中南半岛,带入文明序列的“土着M族”,一个以伊诺瓦底江平原为中心,
一个以湄公河下游平原为核心,后属T国的湄南河平原,则是双方争夺的缓冲区。
最先在湄南河平原渗透成功的是孟人,公元3世纪,湄南河平原便出现了孟人建立的小国。
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公元6世纪时,统一了湄南河平原南部的“堕罗钵王国”,11世纪后,被我国史书称为“罗斛国”。
不过,高棉人的优势在于,他们几度完成了内部整合。
因此,湄南河平原的孟人国家,在很多时候,不得不臣服于东侧的高棉帝国。
高棉帝国的极盛期,出现在公元12世纪。
已经立国300余年的吴哥王朝,向东西两个方向扩张成功。
不仅向西,征服孟人的“罗斛国”(成为了吴哥王朝的属国),还一度向东,攻取了占婆王国(占城)的都城。
吴哥窟就是在这一阶段,作为帝国兴盛的标志,修建并成为高棉人都城的。
不过,一如孟人此前遭遇到,来自北方的缅人入侵,而由盛转衰一样,高棉人很快也要,接受来自北方的挑战了。
从位置上看,后来侵占湄公河三角洲的安南,将是高棉人的主要压力源。
不过,刚刚在公元10世纪初,才结束“北属时期”的安南,除了会不时骚扰吴哥王朝以外,主力扩张方向,还是越南中部的“占城”。
值得一提的是,占城也并不仅仅是一个悲惨的夹缝国家,相比其它中南半岛民族,占城人的海上优势十分明显。
12世纪末,在与安南通过谈判取得暂时和平手,占城人曾沿着湄南河洞里萨湖而上,攻入过吴哥王朝的都城。
不过,地缘实力占优的高棉人,不仅很快将占城军队赶出吴哥,还反过来入侵占城成功。
只是隔着长山山脉,高棉人同样也很难消化掉占城。
不久,占城人便复国成功(1220年)。
喜欢。
第七百零十三章 殖民战争(十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