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时代两周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初期在思想上奉行敬天保民之说。施行裕民政治,实现了社会的安定繁荣。西周后期,内外矛盾不断加剧,国力日益衰弱。周幽王奢侈淫逸,贪婪无厌终于在犬戎进攻下国破身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放弃镐京迁都洛邑,从这年到公元前476年,是中国史上的春秋时代。诸侯国的情况也在急剧变化,一些大国陆续吞并周边的小国,疆域迅速扩大,势力迅速强盛,进一步打破了诸侯并列、王室独尊的局面。西周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就是孔子痛恨悲叹的“礼崩乐坏”。各个强国为了能“挟天子而令诸侯”,相继争霸。春秋时期,社会发生巨大变动,各阶级、各阶层的杰出代表人物和主要学术思想应运而生,大政冶家如管仲、子产,大军事家如孙武,大思想家如孔子、墨子,他们的创造性贡献,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时期文化高潮的重要铺垫。
     在“礼乐”的方面:礼源于上古时代的祭祀与习俗,用于规范行为、区别是非;乐则用于协调秩序、促进和谐、陶冶情操。乐”作为音乐制度,它包括乐县、舞列、用乐等都有其森严的规定,孔子思想认为,礼是道德行为的规范而乐能调和性情、移风易俗。乐”所宣扬的和谐精神,及其陶冶情操,移风易俗的功用在封建社会的建设与统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者协调统一,即"用乐之和弥补礼之分"。礼和乐不可偏废,“乐至则无怨,礼至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太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