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观察一块被玉液包裹的金属碎片,“玉液里有星髓的能量,有青铜的韧性,还有……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在分解金属,同时分泌出有机质!”他突然抬头,浑浊的眼睛里闪着光,“这不是侵略,是‘融合!观测者不是在用玉液网络摧毁我们,是……在给我们‘换血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换血管?”林语重复道。她的测雨器纹路突然和玉液网络同步跳动,眼前的星图开始扭曲——原本熟悉的星座位置被替换成《天符经》的符文,虫洞的位置则变成了“穴位”。她能清晰“看”到,每根玉液丝都在传输某种东西:不是能量,不是数据,是……记忆!
“是《天符经》的记忆!”朴正雄突然喊出声。他的古籍残卷自动翻页,停在某一页,“上面说‘人身一小天地,又说‘以身证道,方得长生!观测者不是要我们飞升,是……要我们用‘身体去理解‘天道!”
就在这时,徐福的嘶吼再次响起,这次清晰了许多:“你们修的是外丹,是器械,是星轨!可飞升的关键……在‘斩三尸!”他的声音里带着不甘,“三尸是贪嗔痴,是文明对‘发展的执念,是对‘旧我的眷恋!你们不肯扔掉那些旧船、旧武器、旧规矩……怎么飞升?!”
星田的青铜麦苗突然全部转向舰船。麦穗里的嘶吼变成了笑声,苍老却温和:“秀英啊,你记不记得?三十年前,你在庆州田埂上说‘粪肥比导弹有用?浩介啊,你第一次修桑胃轨道时,手被割破了也不肯用机械臂?”他的声音里混着无数画面:韩秀英蹲在泥里撒粪肥的背影,藤原浩介擦着锄头笑的模样,墨衡教授在病榻上给孩子们讲《齐民要术》的身影……
“那些……才是你们的‘丹。”徐福的声音越来越轻,“不是星髓,不是青铜,是……活着的烟火气。”
玉液网络突然停止了扩张。所有玉液丝都垂下,像疲倦的藤蔓,缓缓融入星田的麦苗里。虫洞的紫色星云开始消散,露出后面正常的星空。舰船上的青铜装甲退去,露出原本的银白,但电路系统里多了一层淡绿色的纹路——那是粪肥里的微生物留下的痕迹。
“观测者……放弃了?”藤原浩介摸着船舷上残留的玉液痕迹,声音发闷。
“不。”林语望着星田的方向,测雨器的纹路里映出麦苗的新叶,“他们在给我们选择。”她调出全息屏,上面显示着两个选项:
【路径一】:接受玉液网络,用“三一法则”重构文明,成为“升维者”。
【路径二】:保留现有形态,用“活的文明”证明“发展不必斩三尸”。
朴正雄突然笑了。他合上《天符经》残卷,递给林语:“我爷爷说过,朝鲜人最擅长的,是在苦难里找活路。”他指着窗外的星田,“那里的麦子,用粪肥就能长得比导弹高。我们的文明,何尝不是靠这些‘没用的老规矩活下来的?”
韩秀英蹲下来,捡起一块被玉液包裹过的泥土。泥土里混着青铜微粒、星髓残渣,还有几颗麦种。她把泥土攥在手里,轻声说:“秀英姐,你说得对。”
藤原浩介突然一拍大腿。他冲向武器舱,不是去启动炮口,而是抱出一摞《农家集成》的副本——那是他们从各地收集的古籍。“把玉液丝引到农田里!”他喊道,“让微生物去分解它们,让粪肥去中和它们!我们的文明,本来就是这么‘长起来的!”
墨衡教授摸了摸胡须。他望着星图里若隐若现的玉液网络,轻声说:“《周易》有云‘穷则变,变则通。观测者在测试我们的‘变,而我们的‘变,从来不是推倒重来。”他看向林语,“是……在旧土里长出新芽。”
星田的风里,飘来粪肥的酸香、麦穗的清香,还有玉液淡淡的金属味。林语的测雨器突然发出轻响,掌心的纹路里浮现出一行新字:“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
“这是……”她抬头看向韩秀英。
“《庄子》里的。”韩秀英笑了,“老庄说的‘道,从来不在天上。”
玉液网络彻底融入星田的那一刻,深空里的观测者矩阵传来一声轻叹。那道苍白的光球里,浮现出一行新的批注:“目标文明 抗性评级提升至S。建议下一阶段 注入……”
但没人听到后面的内容。因为星田的麦田里,传来孩子们的笑声。几个小娃娃正追着新冒出来的蝴蝶跑,他们的脚边,玉液丝正悄悄钻进泥土,在每粒麦种旁,长出一株小小的青铜苗——那不是武器,不是星轨,是……文明的新根。
喜欢。
第342章 玉液星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