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九十六)[1/2页]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 秦巴汉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八亿项目落地时
     四月的最后一天,西城县迎来了难得的晴朗天气。晨曦微露,工业园区里已经人头攒动。四层楼高的项目主体建筑上,“秦龙现代农业”六个鎏金大字在朝阳下熠熠生辉,两侧悬挂的红色条幅在晨风中轻轻摆动。
     “韩部长,欢迎再次回到家乡,您这边请。”西城县委书记鲁为民微微躬身,引导省委组织部长韩志明走向仪式现场。鲁为民今天特意换上了深蓝色西装,胸前的党徽擦得锃亮,眼角细密的皱纹里藏着掩不住的喜悦。
     工地入口处,安城市委书记孙志鹏正与秦龙公司的董事长马尚德交谈。孙志鹏身材挺拔,说话时习惯性用右手做着手势,眉宇间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马尚德则频频点头,西装革履的打扮与周围的安全帽形成鲜明对比。
     “各位领导,仪式马上开始,请移步奠基区。”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储存毅小跑过来通报。他微微喘着气,工装裤上沾着泥点,显然已经忙碌多时。
     奠基区铺着红地毯,中央摆放着一个装满混凝土的小型搅拌车。十余名戴着安全帽的工人整齐列队,手中的铁锹擦得发亮。省市县三级领导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站成一排,每人面前都放着一把系着红绸的铁锹。
     “现在我宣布,西城县秦龙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主体竣工仪式正式开始!”鲁为民的声音通过扩音器在园区回荡。他话音未落,早已准备好的鞭炮便噼里啪啦炸响,停在一旁的二十多辆工程车同时鸣笛,震耳欲聋的声响惊飞了附近树林里的一群麻雀。
     待声响平息,孙志鹏迈步走向话筒。他环视一周,目光如炬。“同志们,今天是个好日子。”他的声音浑厚有力,“安城市近年来大力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不断引进省内外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秦龙现代农业公司的落户,将为我们西城县以及周边县区的优质稻米、优质蔬菜打开深加工的大门!”
     台下响起热烈掌声。站在后排的农民代表张老汉使劲拍着手,黝黑的脸上笑开了花。他家种了五十亩优质稻,往年卖给粮贩子价格总上不去,听说这个加工厂专收优质稻,每公斤价格能高出市场两角六分,他的心里就别提多开心了,那可就能增加一大笔收入。
     孙志鹏继续道:“产业发展是促进当地群众有效增收的关键。这个8亿元的项目,不仅能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更能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让我们的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他说到激动处,右手握拳轻轻捶了下讲台。
     马尚德接过话筒时,手微微发抖。这个十分精神的企业家清了清嗓子:“感谢各级领导对秦龙公司的支持。我们计划五年内在安城投资超过20亿元,建设完整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他顿了顿,看向站在一旁的鲁为民,“特别要感谢西城县委县政府的高效服务,从项目签约到主体竣工,只用了不到五个月时间,县委县政府提供了大量保姆式帮助,解决了所有项目施工难题。”
     仪式的高潮是混凝土浇筑环节。韩志明、孙志鹏和鲁为民三人同时挥动铁锹,将最后一方混凝土填入预留的基座中。阳光下,水泥泛着灰白的光泽,三把铁锹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好!”围观的人群中爆发出喝彩声。储存毅赶紧示意省市县电视台记者抓拍这一瞬间,自己则悄悄抹了把额头的汗水。为了赶在今天完成主体建设,他和工人们已经连续加班两周。
     仪式结束后,人群移步至新建成的会议室。明亮的会议室里,椭圆形的会议桌中央摆放着几盆绿植,墙上“西城县企业用工协调会”的红色会标格外醒目。
     鲁为民刚坐下就直奔主题:“马总,说说你们的具体需求是什么吧。”
     马尚德翻开笔记本:“韩部长、孙书记、鲁书记,我们一个半月后就要开始全面设备调试,急需至少800名工人。其中500名普通操作工,200名技术工人,还有100名管理人员。”
     “招工有什么具体要求吗?”县人社局局长刘兴华迅速准备记录相关要求。
     “一线操作工初中以上学历,年龄1845岁;技术工需要中专或高中以上学历,最好有相关行业工作经验;管理人员至少需要大专以上……”马尚德的话被一阵手机铃声打断。
     储存毅尴尬地掏出手机按掉,随即举手发言:“各位领导,我有个更紧迫的问题。”他站起来,眉头紧锁,“园区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九十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