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正举着手机录像,镜头对着他,脸上带着点腼腆的笑,还偷偷朝他竖了个大拇指。是那位匿名作证的钢筋厂工人,上次见面时他还戴着口罩,只露着一双眼睛,如今摘了口罩,眉眼间的憨厚看得清清楚楚。林江也朝他轻轻点了点头。
轮到他发言时,他攥着发言稿的手微微出汗,纸边都被攥得发潮。“我想讲三个感谢。”他把话筒往跟前挪了挪,声音刚出来时有点沙哑,他清了清嗓子,又说:“感谢我的团队,那天我收到威胁短信,在办公室愁眉苦脸,他们凑过来,一个个拍着桌子说‘林哥,我们跟你一起扛——”
台下静悄悄的,只有他的声音透过音响飘着。“感谢那位工人师傅,”他顿了顿,往工人的方向又看了一眼,“他偷偷找我的时候,手里还攥着工牌,说‘再不说出来,晚上睡不着觉,对不起良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该感谢的是每一位较真的普通人。”他举起手里那份检测报告复印件,纸边都卷了,还是上次在听证会上被张某抢过去摔在地上的那份,上面还有个鞋印。“这上面的每一组数据,都在告诉我们,质量面前没有人情可讲。”
话刚落,台下的骚动突然大了起来。后排的年轻人不知是谁先起的头,突然喊了声“林工,好样的!”接着,更多人跟着喊,声音像浪涛似的,一波波涌过来,撞得人心里发烫。林江看见人群里有个穿校服的女孩,举着块画板,画板上画着一栋亮堂堂的房子,烟囱冒着烟,窗户里还画了个笑脸,旁边用彩笔写着四个大字:“谢谢守护”。女孩踮着脚朝他晃画板,眼睛亮晶晶的。
他突然想起第一次到工地时,老监理拉着他看钢筋的样子。老监理满手老茧,捏着一根合格的钢筋说:“小林你记住,我们建的不是房子,是别人的一辈子——人家要在里面结婚生子,要养老,这房子得结实,得对得起人家的一辈子。”那时他还年轻,听着只觉得心里沉,如今再想起这话,眼眶突然有点热。
表彰大会结束后,林江刚走到走廊就被记者围上了。话筒递到他嘴边,相机镜头对着他脸,有人问:“林工,以后有什么打算?”他往窗外看了一眼,远处的天空蓝得很,正在建设的新地标露着钢架,像个巨人站在那儿。他知道,那里用的钢筋,每批次都经过他团队的检测,报告上的“合格”二字,是他们一个个数据算出来的。“继续做我的监理。”他笑了笑,胸前的奖章在阳光下闪着光,亮得晃眼,“就像市长说的,这只是开始。”
人群渐渐散去时,方玉明挤过来,递给他一杯温水,杯子是礼堂休息室的,带着点瓷的凉意。“听说了吗?”方玉明的语气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手在手机上划着,“你的事迹要编进职业教育教材了!”
林江刚喝进去的水差点喷出来,呛得咳嗽了两声。“别瞎说。”他摆着手,却忍不住凑过去看方玉明的手机。屏幕上的新闻标题清清楚楚——《从检测报告到民心工程:一个监理的坚守》,下面还有段编者按,说要让学生们学学这份“较真劲儿”。他看着,突然觉得肩膀上的担子好像更沉了点,却又稳当。
走出礼堂时,阳光正好,暖烘烘地洒在身上。门口的公告栏前围了不少人,里三层外三层的,挤得水泄不通。林江也跟着凑过去看,新贴出的名单上,他的名字后面写着“特聘为建筑质量监督员”,红章盖得清清楚楚。
“林工!林工!”有个戴安全帽的小伙子从人群里挤过来,手里攥着个笔记本,脸涨得通红,“能给我签个名不?我刚入行当监理,以后就照着你说的做——你说得对,数据不会骗人!”
林江接过笔,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笔尖顿了顿的时候,他想起听证会那天,阳光也是这样刺眼,他攥着检测报告的手同样在出汗,手心的汗把纸都洇皱了。但此刻握着笔的手,比那时稳多了——笔尖落在纸上,一笔一划,清清楚楚。
喜欢。
第396章 表彰大会[2/2页]